第三十六章 罢免熊廷弼

天启帝 井底之冰 加书签

井底之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三十六章

用完早膳之后,皇帝摆驾文华殿,内阁诸臣俱在,早已等候多时。除此之外,朱由检也在一旁听政。皇帝坐定,接受了诸臣的跪拜。

皇帝开口问道:“数月以来,有关辽东主管之臣的争议颇大,朕决意在今日给这些是是非非以盖棺定论,诸位股肱亦当不惜智勇,建言献策,知无不言。”

诸臣曰:“领旨。”

皇帝接着说道:“数月以来,或弹劾或非议辽东经略熊廷弼者多少人?”

首辅方从哲闻言,将头垂的更低了,显然没有开口对策的打算。见状,叶向高叹了口气,站出来讲道:“臣等也没有仔细估算过,不过想来一二百人是有的。”

皇帝玩味的笑了笑,道:“这帮人如此勤勉王事,不畏权贵,敢言直谏,实乃朕之左膀右臂也。他们的姓名又怎可不一一上达天听,与朕知之?也好让朕留作长久打算,若非如此,日后论功行赏的时候,遗漏了一批,岂不寒了人心?如此,朕不取也。”

闻言,方从哲跟叶向高都是眉头紧蹙,对皇帝的言语直犯嘀咕,这小皇帝话里话外尽是些褒奖的意思,可为什么总给人一种笑里藏刀的感觉?

方、叶两个老狐狸还在犹疑,但内阁其余诸公却是面露喜色,诸如刘一燝这样的厚道人在内阁之中还是占据大多数的,他们纷纷拍胸脯保证,将很快拟个名单递送宫中,将弹劾熊廷弼,尽忠王事的正直大臣的人数确定下来。

皇帝点了点头,随手从厢房里拿起一本奏疏,皇帝瞅了两眼,见这个折子竟是弹劾骆思恭的,这不由得提起了皇帝的兴趣,便耐着性子读了下去。被万历皇帝禁足宫中两年之久,皇帝倒是专心识字读书了良久,文言文的水平确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如此通读臣子们的奏疏倒也没什么障碍。

单论这一点来说,他就比历史上的天启皇帝强,历史上的天启帝可是实打实的文盲,汉字都人不全乎,就更别提诘屈聱牙的奏折了。偏偏天启皇帝还要顾及皇帝的颜面,不懂装懂,数次指点大臣们奏疏中的用语措辞,结果每每闹了笑话,遭到群臣耻笑与抨击。如此天启皇帝的自尊心大大折损,自感在群臣面前抬不起头来,便越发的不愿意上朝了,由是朝政荒废,奸佞当道,国势日颓......

读完奏疏,皇帝怒了。

原来这份奏疏是言官弹劾骆思恭滥用职权,欺君罔上的。理由就是骆思恭借着调查哕鸾宫灾幕后主使的借口,在京中大肆搜查官员们的府邸,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用奏疏上的话讲就是“骆之爪牙于街衢市井横行无忌,巧设名目,强取豪夺,京师百姓苦之久矣。新皇初立,根基未稳,骆窃取君上威灵,招摇过市,是以百姓多言新皇执政多弊,坊间多有非议,屡禁不绝......”

这段话用大白话翻译过来就是说,骆思恭借着调查火灾的名义,在京师大街小巷横行无忌,搜刮民脂民膏云云,百姓们都在背地里指责这一切都是新任皇帝执政失误所造成的,所以百姓们现在对皇帝的成见很深!

危言耸听还是赤裸裸的威胁?

皇帝眼里跳跃着火焰,这简直就是放屁,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会因为骆思恭的缘故痛骂皇帝乱命?历来都是皇帝干了坏事,让骆思恭这样的“天子鹰犬”去背黑锅,哪里有皇帝替他们背黑锅的道理?

当然——

皇帝咬牙切齿的想道:“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奏疏上的言论,老百姓们虽然受限于愚民政策,大字不识一个,不了解朝堂上发生的是是非非,可是架不住有心人的煽动蛊惑啊!假如是哕鸾宫灾的那个幕后主使害怕了,慌张了,唯恐骆思恭调查到自己头上,所以煽动民意对抗骆思恭的调查,从而将祸水直接泼向皇帝,这也并非没有可能!”

假如当真如皇帝这番猜想,那么这个幕后主使当真是罪该万死了!

将折子紧紧握在手心,皇帝平复了一下愤怒的心情,今天摆驾内阁,可不是为了这件鸡毛蒜皮的小事。

皇帝很快转移了思绪,他开口道:“假如熊廷弼卸任,辽东残局当由谁前往主持?”

叶向高原本是想着附和东林党人,举荐袁应泰来着,可是之前皇帝的一席话却是惊醒了他,现在叶向高已经断定,皇帝压根不愿意罢免熊廷弼,不然也不会让内阁将所有弹劾过熊廷弼的言官御史文武群臣的名单拟出来,这哪是为了方便日后论功行赏?皇帝打的一定是秋后算账的主意!

一念至此,叶向高也学着方从哲的模样,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副木讷昏聩的模样,见状,内阁其余阁老都愣住了,因为散朝之后,这帮阁老都被东林党人拉过去,统一了思想,当时叶向高也在,并且也同意了东林党人的主张——向皇帝举荐辽东巡抚袁应泰取代辽东经略熊廷弼。

见关键时刻叶向高哑了聋了,内阁其余诸位阁老都急了眼,东阁大学士史继偕站出来答道:“群臣皆以为以辽东巡抚袁应泰取代熊廷弼为宜!袁应泰本就在辽东主持民政事务,对辽务辽民,边军边务,虏情虏势知之甚详,更何况袁应泰为人正直中肯,为官勤勉入微,确实是辽东经略的不二人选。”

话音落下,其余内阁诸臣沈飗、韩爌、朱国祚等纷纷附和,无外乎就是一些吹捧袁应泰为人为官如何如何楷模、榜样的话,无非就是踩踩熊廷弼,捧捧袁应泰的调调,明末的政治生态就是如此——赢者通吃!

捧你的时候吧,所有溢美之词都归你;踩你的时候吧,一切大帽子也皆扣在你头上。

起风了,猪都会飞;下雪了,苍鹰也龟缩在巢,瑟瑟发抖。

皇帝对诸臣的话不知可否,什么袁应泰为人为官如何如何?你们不就是喜欢袁应泰的东林党身份吗?东林党现如今充斥朝野,在民间东林党的声望更是如日中天,于是乎就连内阁群臣也忌惮于东林党人的权势,统统跪舔而已。

皇帝从袖口里摸出一张薄薄的折子,他朝皇五弟朱由检招招手,将折子递给朱由检,示意他念下去。

朱由检接过折子,朗声读道:“袁应泰,凤翔人,于万历二十三年中进士,授临漳知县,筑长堤四十余里,捍御漳水。后迁工部主事,起河南右参政,官至兵部侍郎。泰昌元年九月,擢右佥都御史,代周永春巡抚辽东。巡抚辽东期间,袁应泰加紧练兵并修备武器,关外所需粮草、火药之类都能及时供应,深受经略熊廷弼信赖。

”念完折子以后,朱由检想着将折子送还给自己的皇帝大兄,却是被皇帝微笑着拒绝了,并神神秘秘的嘱咐道:“留着吧,很快还会再用到。”

见皇帝已经将袁应泰光辉的履历调出来,诸臣都是松了口气,心中大定,只有方从哲、叶向高仍旧愁眉不展,两个老家伙对视一眼,都是对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大惑不解。

皇帝说道:“是个人才,假如这些履历没有撒谎的话。”

嗯?

诸臣面面相觑,不知皇帝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皇帝道:“当过知县,当过工部主事,好啊,说明袁应泰是个循吏,在兴修水利方面是个能臣。做过兵部侍郎,代理周永春巡抚辽东也有两个月了吧?管理后勤也是把好手,至少熊廷弼就数次上折子褒奖过此人。”

“但是他真的有足以镇守辽东的才干与威望吗?”皇帝用拇指摩擦着食指,面无表情地自言自语道:“朕曾闻‘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袁应泰兴修水利,治理农桑民政,保证后勤确是把好手,可是这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这袁应泰过真能胜任吗?”

闻言,内阁诸臣面面相觑,这个事儿谁敢打包票?

紧接着诸臣又听皇帝说道:“更何况袁应泰在两个月前刚刚拔擢为辽东巡抚,现在又拔擢其为辽东经略,袁应泰两个月之内数次拔擢升迁,其才干心性过真担当得起吗?”

面对皇帝连珠炮弹一般的发问,内阁诸臣都不敢吱声,老成持重如内阁阁老,他们其实大都不愿意将熊廷弼撤换下来,这帮家伙都在大明官场上历练了十数年或者数十年,甚至朝廷用人、调度以无为而治为首位!

何为无为而治?

至少不出乱子,朝廷最好听之任之,即便偶有不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可,只要差错没有暴露,没有出现乱子,就由他去吧。

这种中国特有的治国理政的哲学,被学者们总结为——问题导向型政府,也即不出问题,政府就不积极作为,不积极作为,可就不是政治上黄老派的“无为而治”嘛。

这种“无为而治”其实也是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并非中国的士大夫们懒惰,不愿意承担责任,事实上中国的士大夫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有责任感、使命感的官员了,国外的官员只管行政,而国内的官员则什么都要大包大揽,社会上出了点什么问题,老百姓都是第一时间报告某某官员或者痛骂、问责某某官员,如此云云。

这个具体国情是什么呢?

其一,中国是个农业国,古代犹是如此;其二,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多力量大那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丰功伟绩!在毛*主席之前,人口众多导致的结果是——三个和尚没水吃!中国太大了,有太多大山大泽阻碍了中国内部居民们的交流交往!加上农业国的基本盘有产生了严重的乡土情结,这就造成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人相互之间多有龌龊。吃辣椒的人看不上不吃辣椒的,吃水稻的看不起吃小麦的,而吃羊肉的则两者都看不起,如此云云。

同一个地方的人聚集在一起,往往相处的很融洽,这叫乡谊;不同地方的人聚集在一起,则矛盾丛生。

不过有趣的是,当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中国人流落到海外时,吃辣椒的遇到不吃辣椒的却是越看越顺眼,吃水稻的、吃小麦的、吃羊肉的也放下干戈。

这便是儒学提倡的一种精神——兄弟睨于墙而御辱于外!

但遗憾的是,并非任何时候任何人都能谨记先哲们的教诲。就拿明末的两场战争来说吧,无论是壬辰战争还是萨尔浒之战,明朝军队内部派系林立的弊病就暴露无遗,南兵瞧不起北兵,北兵更是鄙夷南兵,双方的将领更是势同水火,为了抢夺粮饷、军功甚至数次大打出手,军队哗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打赢复活赛后被遣返龙族》《福晋来自末世[清穿]》《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岁岁平安》《我能继承角色天赋》《全民诸天三十年后》《不正常型月》《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天启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井底之冰的小说《天启帝》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井底之冰并收藏《天启帝》最新章节。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凤子君 连载 35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不吃葱花 连载 178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二氧硅 连载 35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小鱼的命运 连载 537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陈氏刀客 连载 64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26 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