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朱儁的三封信

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 河浪宽 加书签

河浪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怀县,县衙之内,朱儁看着堂下被打得血肉模糊的那名西凉兵,脸色有些凝重。

“董贼的手伸得倒是长啊,居然派人勾联黑山贼。”朱儁沉声道,“怪不得贼兵战力陡增呢。”

“恐怕董贼那边打得也不顺手,这才想着在河内的后方捣乱。”韩浩道,“为今之计我等该如何是好?”

“要不要让盖大司刑那边多派点援兵?这个徐荣貌似不是很好对付。”郝萌建议道。

朱儁摇了摇头,道:“这样老夫反倒放心了,只要我们在这里拖住贼兵,董贼那边就难以为继,若是从河东抽兵太多回防,反倒给了董贼可趁之机。”

“可是我们只有五千余人……”方悦道。

“此战,我等不求胜,更不求速胜,只要拖住就行。”朱儁沉吟良久,神色坚毅,道,“传令周边各县,紧守城池,不得擅自出战,以守为上!”

紧接着他立刻又给盖勋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是董卓派人联络黑山和白波贼在河内作乱,目的就是为了让河东分兵来救,以减轻其在河东的压力。

因而,建议盖勋不要以河内为念,不必再派援军来了,反而要联合皇甫嵩抓紧进攻董卓,不给其喘息之机,一举平定河东,彻底解除京都雒阳之危。

“大司空胸怀全局,我等佩服。”方悦道,“可是贼兵四万,我军五千,其他各县守备就更弱了,若是没有外援……”

“放心!”朱儁手抚花白长髯,冷哼一声道,“贼兵坚持不了多久,若是董卓在河东战败的消息传来,徐荣必然再无战心,黑山、白波贼补给不足,不战自退。”

朱儁说着扫视众人一眼,沉声道:“从即日起,韩浩主要负责城内乡勇训练和青壮选拔,力求在短期内让怀县兵力增加一倍,并形成战斗力,届时贼兵想退,也得留下一层皮!”

众人被朱儁的气势所激,立刻分头行动,安排去了。

……

河东郡,董卓一退再退,已经退到了临汾城。

皇甫嵩驻军在临汾西南的冀亭,盖勋驻守在临汾东南的绛邑,两支军队像是一把大钳子虎视眈眈盯着临汾的董卓军。

董卓军队现在的补给全靠劫掠,就差吃人了,可谓是惨不忍睹。

盖勋持续争战,显得有些清瘦了,但是却更加神采奕奕。

刚刚送走皇甫嵩,两人约定,明日对临汾进行总攻,务必在河东春耕之前将董卓赶出去。

河东地处黄河转弯之处,土地肥沃,若是不耽误农时,能够养活大批人口。

“大司刑,河内急信!信使就在帐外候着。”突然一名亲兵走进来,禀报道。

“河内急信?让他进来。”盖勋急忙说道。

河内有可能给他来信的也只有朱儁了。

盖勋的兵马是从河内打到河东的,临走时与朱儁有过约定,若是河内有什么变故,当然主要是指黑山贼与白波贼,盖勋要全力救援河内。

毕竟河内之乱是陛下亲自平定的,交到他们二人手中,不能让乱局复生。

如今河东战事紧张之时,朱儁突然来信,不用问,肯定是贼人又不安份了。

亲兵很快带进来一个风尘仆仆的士卒。

“见过大司刑。”士卒行礼毕,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恭恭敬敬递给盖勋,道,“这是大司空给您的亲笔信。”

“可是贼人下山了?”盖勋一边打开信件一边问道。

“大人料事如神。”士卒急忙道,“白波贼与黑山贼突然从山林中冲出来,正在围攻怀县。”

盖勋打开信件观看,果然如此,朱儁在信中说贼人没有接受陛下的招安条件,倾巢而出杀向怀县,漫山遍野皆是,河内危急,请盖勋速派援兵。

“果然贼性不死!”盖勋怒道,起身在帐中走了两圈,他能够从朱儁的语气中感受到怀县的危机,大声道:“擂鼓聚将!”

聚将鼓声隆隆响起,众将官闻之迅速聚集在帅帐之中听令。

盖勋当众将河内军情说了一遍,道:“河内军情紧急,怀县只有五千人马,而贼兵却倾巢而出,必须尽快派兵回援。”

“几个贼人也敢如此嚣张,请给末将一道令,定将这帮不开眼的贼子们斩尽杀绝。”帐下走出一将,大声道。

众人看去,正是曹操的族亲曹仁。

最近几个月在河内和河东战场上,曹氏族亲大放光采,屡立战功,曹仁也展露出了自己有勇有谋的一面,深受盖勋器重。

“明日就要总攻临汾。”曹操担忧地说道,“若是分兵少了,不能解河内之危,若是分兵多了又必然会影响总攻效果。”

“河内必须要救,否则贼人势大,我等也会陷入腹背受敌之势。”这时并州牧丁原说道,“若是担心河东兵力不够,丁某可以晚些时日再回并州。”

此时的丁原已经由并州刺史升任并州牧,本来与皇甫嵩、盖勋三人商议,丁原要尽快返回并州主持大局,以防董卓逃入并州生事。

若是因为分兵救河内而导致前线兵力不足,他还真就暂时不能离开了。

盖勋想了想,道:“这样也好,但是建阳兄(丁原字)也不需要耽搁太久,拿下临汾之后,你便可以继续按原计划尽快返回并州。”

“刘表、曹仁听令!”盖勋说着举起了令箭。

“末将在!”刘表、曹仁二人叉手施礼。

刘表虽然之前在何进还是大将军时,便担任北军中候,统率御林北军拱卫京城,但是没有真正参与过大战,磨砺不足,甚至还有一股子书生气。

自从跟着刘明来到河内后,便开启了将近半年的高强度战争,先是打白波贼、黑山贼、匈奴兵,又与董卓对战,可以说战事一场接着一场。

军营生活特别是铁血实战,使得他的身上多了一股坚毅和不屈进取的气质。

或许他自己也没有体会到,但这半年来对他而言却是有了质的变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河浪宽的小说《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河浪宽并收藏《三国:我给昏君当替身》最新章节。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要离刺荆轲 连载 402万字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497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魔法龟Revo 连载 37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凤子君 连载 35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374万字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不曾见秦时月
[历史] 谍战风云录:大宋 香菇草莓牛肉酱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我在异世界召唤 彐衵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江南狂少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臭县令朕怀孕了 浪漫的大师兄
[历史]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婉似朝芸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8-23 11: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