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始皇亲至

大秦海归 三月啦 加书签

《大秦海归》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

“怎么还没到?”

王贲早就已经等候多时,王离和赵泗依旧不知所踪。

眼下王贲也不能耽搁,自行带领始皇帝前往耕种红薯土豆玉米等新作物的开荒地。

又行了约莫半个时辰,来到之前开垦的几百亩荒地。

如今距离耕种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红薯土豆玉米还有其余蔬菜种子基本上都已经发芽,郁郁葱葱,分外喜人。

地头间有船员和士卒正在忙活除虫除草,赵泗虽然说过这些农作物没那么金贵,但是毕竟是育种阶段,自然要精细照料,以求高产,确保万无一失。

因为王离和赵泗不在的原因,王贲只好亲自充当解说员。

好在王贲也来此视察问询过几次新作物的生长情况,故而也分的清哪一片是红薯,哪一片是土豆。

“陛下,此地界种的皆是红薯。”王贲抬手指去,只见绿油油一片的红薯已经发藤长叶。

“约莫再有个三四个月就能够收成了。”

始皇帝颔首,亲自走到地头前面,蹲下身子,看着郁郁葱葱新发的红薯藤蔓,脸上露出几分喜色,暂时不清楚收成如何,但是单看密密麻麻的一片,长势就足够喜人。

“这里是土豆,约莫也得三四个月才能收成。”王贲又指向另一处的土豆播种之地。

始皇帝再次走过去,绿葱葱的土豆苗也分外可爱。

赵泗说过很多红薯土豆的缺点,作为一个天性谨慎的人,赵泗对于红薯土豆并没有大吹特吹。

这东西放到古代能够活人无数毋庸置疑,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

伤地费田,久食伤人,不宜储存运输,基本不具备大规模流通的属性。

但是对于始皇帝而言,五百斤的产量就足够弥补这些缺点了。

不挑地,长势好,耕种简单产量高。

大秦目前的粮食产量真的谈不上多高,作为主食以外的补充品,可以有效的提高百姓的生活下限。

“这里是玉米。”王贲带着始皇帝来到耕种玉米的地方。

玉米长的快,气候适宜三个月基本上就能够完全成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三月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秦海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三月啦的小说《大秦海归》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月啦并收藏《大秦海归》最新章节。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来自西伯利亚的北极熊裹挟寒流一路南下。面对全世界的质问,乔治理直气壮:我蛮夷也!

鲇鱼头 连载 266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恶的呃呃呃 连载 34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二氧硅 连载 35万字

秦吏
秦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七月新番 连载 527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21 06: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