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吾谁与归 加书签

吾谁与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过刺王杀驾案清宫之后,这宫里传出来的消息就变的扑朔迷离了,而且千奇百怪。

主要是冯保在不停的放些假消息出去,没事就搞点奉天殿失火、廊下家有黑眚出没、光禄寺的传菜有毒、宫女有了身孕这种古怪的消息定向传出去,一旦有人上奏,那就能缩小范围,找到这帮大臣在宫里的内应!

陛下教了他招数,他也在努力的创新,找到新的法子,比如他放假消息,就是在钓鱼。

冯保是真的怕丢了老祖宗的位置,所以,听到了干清宫传出消息,皇帝要种地,冯保察觉到了,自己的机会来了。

把这件差事办好了,他在陛下心里的形象能好上一些,也算是将功赎罪了。

所以冯保差遣徐爵给游七送了消息,皇帝陛下要种地,具体原因也说的很清楚。

张居正得帮他稳住大珰的位置,否则他不是宫里的大珰,司礼监掌印太监换个人,那就得重新打交道,张居正在外廷做事,也是处处受限。

张居正把《帝鉴图说》的最后一章写完,也全然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送国子监马自强处,让他连夜雕版,明日我要看到成书,陛下的课业,不能耽误。”张居正将写好的帝鉴图说交给了游七,示意他去办。

马自强在等,等张居正把最后几个帝王故事送到他那里,就可以成书。

帝国内外的官吏都在为至高无上的大明皇帝服务,即便是深夜子时,依旧如此。

至于冯保提出的要求,张居正极为郑重的开始权衡。

他不是在权衡利弊,帮助冯保就是帮助他自己,帮冯保稳住了大珰的位置,有利于推行他的政令。

对于张居正而言,皇帝种地罢了,多大点事儿?大明太祖高皇帝就在皇宫里穿着草鞋种过地。

《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指着皇宫里的菜地,对太子朱标燕王朱棣等人说:此非不可起亭馆台榭为游观之所,今但令内使种蔬,诚不忍伤民之财,劳民之力耳。

这可是老朱家祖传的手艺,干清宫那块敬天法祖的牌子还挂着,祖宗之法,堂堂正正。

皇帝亲自种地引起的风力,和他现在推行的考成法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大明官僚们懒懒散散二百零五年,突然有个首辅要给他们套个笼头,这帮官僚恨不得把他给嚼碎了才肯罢休。

大明首辅张居正在权衡让皇帝陛下种什么,既然要种,那就得种出点成果来。

张居正在回忆着和海防同知罗拱辰见面的种种细节。

罗拱辰的奏疏和提议是极好的,但是这马铃薯、番薯真的能亩产两千多斤吗?罗拱辰是在夸大其词,还是确有其事?

若是罗拱辰的话不可信,那就给皇帝找个容易种出结果来的农作物。

要是真的能搞出亩产两千斤,不亩产一千斤的土豆来,那皇帝日后亲政之时,那就稳当的多。

人亡政息,在大明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

比如明太祖高皇帝把皇位传给了建文君朱允炆,朱允炆把江山给丢了,燕府成为有史以来唯一一个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

比如明成祖五征漠北,六下西洋,传到了宣德年间还下了一次西洋,到了明英宗之后,再也没有下过西洋。

比如大明少保于谦,在明英宗亲征把整个京营搞得全军覆没,于谦再建京营击退瓦剌,明英宗复辟之后,直接把京营给解散了,救了大明的于谦,是何等下场?斩首示众。

大明,人亡政息是常态。

晋党党魁杨博不止一次、反复告诫张居正:作为百官之首,作为首辅,这么改革,绝对不得善终,大明天子天性薄凉,薄情寡恩,这么给老朱家卖命,到时候群起而攻之,老朱家的皇帝顺水推船,必然清算,挖坟掘墓,于谦殷鉴在前。

于谦的冤死,是求荣得辱,这后来者,看到于谦的下场,是何等的心惊?

杨博一直在努力拉拢张居正,哪怕是把晋党的位置给了张居正,也比给了张四维那个首鼠两端的东西强。

张居正希望自己人亡政不熄,至少要保证,大明皇帝亲政之后,有实力可以做到这一点。

至于君王是否要对他的政策全面清算,那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张居正睁开了眼,罗拱辰是可信的。

他的分析是基于一个基本原则,看他的腚,坐在哪头。

罗拱辰是有举人功名的缙绅,什么是缙绅?

就是中了举人,那是鱼跃龙门,同乡们会竭尽全力的将田亩挂在举人的名下,以逃避朝廷的藁税。

张居正就中过举,他深切的知道,中了举人之后,是何等的威风。

那些过去张牙舞爪的人,恨不得跪下来添你的鞋子,所有人的眼神都会变得不同,那种眼神里充斥着敬畏和躲避,走到了哪里都有人见礼,卑躬屈膝。

罗拱辰是典型的君子、治人者也,是肉食者,倭患四起之时,多少缙绅卷着钱款跑出去避难?老百姓穷的叮当响跑不掉,缙绅们可是兜里揣着银子,哪里都能去的。

东南闹起了倭患,缙绅就跑去湖广,银子一撒,地亩、佃户、佣奴、产业便都有了。

罗拱辰没跑,不仅没跑还多次组织军民抗击倭寇,松江府有难,闻讯的罗拱辰立刻启程驰援,松江府为感谢罗拱辰的星夜驰援,建丹凤楼,立牌额‘凤楼远眺’,纪念罗拱辰的功绩。

张居正对在倭患之中,抗击倭寇的军士、文臣是有好感的,在他看来,谭纶、戚继光、罗拱辰都可以看作是同行之人。

张居正拿起了铅笔,写下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小皇帝批注的那句,同志、同行、方同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朕真的不务正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吾谁与归的小说《朕真的不务正业》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吾谁与归并收藏《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374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酱爆鱿鱼 连载 260万字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拉丁海十三郎 连载 775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恶的呃呃呃 连载 34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皇明天子
皇明天子

小说《皇明天子》是由吾谁与归连载的一本非常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皇明天子》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吾谁与归 言情 连载

地球回档
地球回档

...

吾谁与归 言情 连载

朕就是亡国之君
朕就是亡国之君

正统十四年,朱祁钰在皇位上大梦初醒,睁开了眼睛。土木堡之变已经发生,三代精锐京营,已经全军覆没。自己的哥哥、皇帝中的垃圾朱祁镇,正在大同府叩门。朱祁钰发现自己,不但要保卫京师!保卫大明!还要保护妻儿老小!亲自监刑是暴戾些,就是亡国之君了吗?信任宦官任用内相,就是亡国之君了吗?穷兵黩武信任武夫,就是亡国之君了吗?好吧,朕就是亡国之君!本书又名:《大明迎来了它的慈父》、《朕的一生》、《朕绝不投降》

吾谁与归 历史 连载

黑科技图书馆
黑科技图书馆

简介:大举科学的旗帜,吹散那弥漫的阴霾。高唱创造的歌声,推倒那笼罩的财团。坚定革新的信念,颠覆那世界的晦暗。读书五分钟,装逼两小时。......

吾谁与归 言情 连载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
[历史] 我在水浒做奸商 狼太孤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历史]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婉似朝芸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HP)Forgive 陈夜枫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5-04-25 16: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