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77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

正遂了卫景平的意:“我这回一定好好学。”

“快睡吧。”卫景明带点长兄的命令式地说道。

……

次日他去府学报到,卫景明则启程去了甘州。

府学果然气派多了,听说是六年前为了振兴甘州府各州县的文风,朝廷拨款新修的,占地几乎五十来公顷,气势非常之大。

府学里的师资也多,共有七八个夫子,其中的冯耀冯夫子年近七十了,曾当过国子监的祭酒,告老还乡后发挥余热,顶了个职位在府学里发挥余热。

其余的夫子岁数也都比较大,有的一身祥和,有的是一身严肃,还有的,一身酸腐气,但据说科举上都是小有成就的,最低的都是同进士出身,教他们绰绰有余了。

但是免不了老眼昏花,头一天就把卫景平当作了谁家的美书童,摇摇头问他:“你是跟着谁来读书的?”

也难怪他会认错,和夫子打过照面的生员都比他长的高,年纪也大,有的还带了书童过来,只有卫景平一人,就这么撞到了他眼前。

卫景平拿出了自己生员的身份牌和进府学读书的文书,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道:“夫子,我叫卫景平,是来府学念书的。”

冯夫子掀开耷拉松弛的眼皮,接过卫景平的生员文书,将他从头到脚细细地打量一遍:“甲科案首,卫景平,嗯嗯,我听说过你。”

说完,用朱砂笔在他额间点了个开智的圆点。

旁边的助教提醒冯耀道:“冯夫子,卫秀才在上林县开蒙的时候已经点过朱砂了,开过智的,您……您这多余了……”

他应该用朱砂笔在卫景平的名字后面勾对勾的,以示这个学生到府学来了。

冯耀中气十足地骂他:“你知道什么,有的人开了智还是不会做文章,可见还未完全开智,还有的人不会作诗的,也不算开智,在我这里当然还有再来一回……”

卫景平感受着他颤颤巍巍的手,心中说不出的怀疑:“……”

这人还能教他们做文章吗。

开始怀念顾世安和程青,温之雨他们了。

这时冷不丁一人从身侧走过来拽着他的袖子就走:“卫四,叫我好找啊。”

作者有话说:

这是不是叫换地图了?

第86章单句题(有八股文内容,可跳)

◎刻意抬起手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目示着嘴上无毛的小屁孩说道:“以此为题◎

“徐兄。”见是徐泓,卫景平一直绷着的神经稍稍轻松起来:“你到的很早啊。”

看着他这一身轻松的模样,想是入学手续都办妥了。

“冯夫子是四十年前的探花郎,”他办完手续之后,徐泓告诉卫景平:“一手时文和诗写得很好,我专门买了他的一本著书,你要不要看看?”

四十年前。

怪不得他没听说过,年代太久远了,各路的墨卷收集的也就是近二十年的。

“好啊,”卫景平说道:“给我翻翻。”

只看了冯耀对八股文章的序后,他就服气了。

还据说,每科的考试,冯耀都十之有九会押中考题,所以每次考前,朝廷都会提前命人将他请到京城,找个好吃好喝的地方软禁几天,等考完了再放人出来。

到了府学,就跟上辈子寄宿的学校差不多,每天的管理都是按时按点的,每天早上卯时起床,洗漱完毕后开始晨诵,大概一个时辰之后回房收拾屋子,而后去饭堂吃饭,饭后去府学后院的一个小小的校场,亦或可以称之为操场的地方,休憩或者运动一个时辰,大概到了巳时中,也就上上午十点左右的时候,府学里的夫子才会开讲。

先前学的八股文在这里又上了一个台阶,在他们学过的八股文结构的基础上,会再学常用于乡试、会试出题的大题、小题、截搭题。

一听就给人一种不容易学的感觉。

府学的授课很少,每日才一节课,一个月才讲一个名家,开始讲的是李渔,本来这节课是要讲一下什么是大题的,但冯耀却说,李渔是举业之中最会破题的一位大家,于是带着生员们重温了温八股文的破题。

“他在《闲情偶记》中说:‘场中作文,有倒骗主司入彀之法: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说的是作八股文的时候开篇头一句话要用“奇句”一下子震慑住主考官,最好让他惊为天文,不敢把你刷下去。

讲了李渔的人物生平之后,他想不起来李渔有如何破题的经典手笔流传下来了,于是话锋一转说道:“看看破题大家用三四个字破题的法子。”

头一道题他出的是《孟子》中的二句“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破题,他话音刚落,就有一名三十多岁叫方不语的秀才高声脱口而出:“王请度之。”这也是孟子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请王自己忖度,这里解释“王请”“度之”,“度”又是步行的意思,“君命召”讲的是大王有请,“不俟驾”不等马车来就赶去赴召了,这个破题直点题意,且把当事人的心理都写出来了,很妙。

卫景平正在诧异方不语为何这么才思敏捷却四十多岁的了还是个秀才没有考上举人呢,旁边的另一名二十岁的小年轻秀才张锦不屑地道:“方秀才这课都上过好几轮了吧。”

他说的声音不大,却整个学堂里只有二十来名学生,全都听到了,哄堂大笑。

方不语被人取笑多次未中举,呆了一瞬,偏头看了看身边的老秀才李勉,问道:“你能做一个字的破题吗?”

李勉几乎快五十岁了,胡子拉碴的,念书极是刻苦认真,他瞟了一眼张锦,刻意抬起手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目示着嘴上无毛的小屁孩说道:“以此为题,如何?”

方不语笑呵呵地也捋了捋胡子:“好。”

捋完胡子他缓缓吐出一个字:“鞟。”

秀才们一开始没听懂他们在说什么,直到方不语说道:“朱熹朱子注曰:‘皮,去毛者也。’”,《论语》之中有“虎豹之鞟”的句子,朱熹给作注“皮去毛者”,意思就是嘲笑张锦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靠轻浮自大。

众人听了,直说绝妙,纷纷去看张锦光秃秃的尖嘴猴腮的刻薄脸,别说,还真像皮子剥去了毛一样。

张锦又羞又气,也不管还是在学堂上,提起襕衫就往外冲,被冯耀喝住,罚站不说,还打了十几个手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三六九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杨沅请秦相赴死!”“你有什么凭据指称本相有罪?”“莫须有!”有求传媒的杨沅误入南宋临安。本想重操旧业,做古代危机公关第一人,却不想竟开疆拓土,并夏融金,弄潮天下,我为天子!

月关 连载 197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一只小冻离 连载 118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连载 24万字

覆汉
覆汉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榴弹怕水 连载 503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山有意 连载 541万字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