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66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三六九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当朝的武举不像科举那样有固定的时间举行,各地虽说每三五年选考一次武举人,但是全国选拔的,要到京城去比试的武状元试,就指不定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哪天今上忽然想起来了,拟一道圣旨下去,发到各州府县去,筹备筹备,可能还得一年半载之后再举行。

更何况现在还没听到风声,指不定是哪年的事了,卫景明总不能在家里坐等着吧。

卫家是绝不会说什么的,但是挡不住卫景明不干呀。

“考武状元,那不得读兵书啊?”韩端道:“我和你说呀,是想让你劝劝你大哥,得读书。”

考武状元也不想考武举人那么容易,因为要考兵法策论问对,是必须要识字的,虽说不想考秀才举人那般寒窗苦读十年,但是那基本基础的兵书,如《孙子兵法》等等,定然是要通读下来的。

卫景平:“……”

这老韩挺能操心的呀。

“我大哥前几日来信说,手里的这趟镖下个月就走完了,一走完他就回来看看,”卫景平觉得韩端说得也算正经事:“想来我大嫂会劝他的。”

难道他们想到的事,卫景明两口子就想不到吗?

外人去说,反给他们添了压力。

韩端:“……”

怎么感觉又一次游说卫景平失败无果了。

……

忽忽到了五月榴花照眼,又逢一年端午时,世人不仅又要感慨一番韶华如驶,时光如掷啊。

卫家还没等到卫景英在京城的北衙六军那里“撞南墙”之后麻溜地滚回来,有些坐不住了。

初四那天接到了姚春山从京城寄来的书信和东西,卫长河十万火急地叫卫景平念来听听:“快说说老二在京里头怎样了。”

算着带过去的银子快花完了,那小子没流落到街头讨饭吃吧。

作者有话说:

祖孙团圆了。

老姚:确实不是发了财回来的,但也没穷着回来就是了。

第73章赴省城

◎迫近院试,白鹭书院的夫子们将此次下场的童生们集中起来,组织了一次◎

卫景平展开信扫了一遍,忍不住担忧起来:“老姚说我二哥一到京城就跟他分开了,后来他出去寻我二哥,见我二哥背着戟在北衙六军门口晃悠,见着他就跑没影了,他还想问问我二哥回来没有呢。”

卫长海听完拧起眉头叹了口气:“……”

孟氏则背过脸去抹了把眼泪:“平哥儿你给老姚回个信,就说……算了,老二的事随他自己去吧。”

她本来想让卫景平给姚春山写封信,把卫景英想进北衙六军的事说了,再委婉地问一嘴老姚有没有门路拉老二一把,转念一想老姚才回京,恐连自家的事还顾不上呢就不去给他添麻烦事了。

卫长海知道自个儿婆娘的心思:“问了也没用,他袁叔说没个二品以上的大官,那地方都塞不进去自家的后生小子。”

就算姚春山有心也使不上劲儿。

“英哥儿这是中了哪门子的邪非要进那种地方,”孟氏又抹了把眼泪:“就不能跟他大哥似的踏踏实实考个武举人找个正经营生……”

“嫌押镖没前途吧,”卫长海在背后数落卫景英:“老二这是扒拉了一遍习武后生的去处啊,哪儿好哪儿平常他是屎壳郎数驴粪蛋门儿清啊,光想大事了。”

孟氏一边想着卫景英一边清点姚春山寄来的东西:有她裁衣裳的新式样的布料,韩素衣巧姐儿用的胭脂水粉,有男子用的襥头腰带,有刊印的科考书籍,全是京城里最新的墨卷,还有给小婴儿的包被、逗乐的小玩意儿等等稀罕玩意儿……

“老姚这心是真细啊,”孟氏笑道:“知道咱家该添人口了。”

这两年卫景明娶了亲,卫长河续了弦,可不是陆续要添丁进口了嘛。

当晚,卫景平按照卫长海和孟氏的意思给姚春山写了封信,说了些感谢之类的话云云,到了亥时初准备睡下时,大门外传来马的嘶鸣声,他出去一瞧,是卫景明踏着月色赶回来了。

“大哥。”卫景平叫了声。

卫景明把他抱起来在空中抛了下又接住:“这么晚了还没睡呢。”

卫景平往正房指了指,盯着那一抹昏黄的灯光说道:“知道你今晚到家,都等着呢。”

“哦,对了,”卫景明取下包袱,从里面抽出一本表皮泛黄的书来:“我去跟爹娘打个招呼,然后去你房里,你教我认几个字。”

卫景明一直存了考武状元的心,所以他押镖的路上,住客栈停下来就会翻翻随身带的书本,或者在家的时候夜里跟韩素衣闲下来,两个人也会一起读读书,这一两年下来,竟能识文断字,胸中颇有些文墨了。

卫景平就说,哪里用得着别人提醒,卫景明自己就会在读书上用心的,他所料果然不错。

不大一会儿到了灯下,卫景平才发现他大哥在读的是《六韬》:“大哥,这本会不会太难了点?”

卫景明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三字经》在路上丢了,只能看这一本了。”

另一本《尉缭子》他更加看不懂了。

“涓涓不塞,将为江河。”卫景平看到这一页上被圈起来的“涓”字,说道:“‘涓涓’就是细小的水流的意思。”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他往下翻着见了划圈处就解释道:“‘鸷鸟’就是老鹰的意思,这句话是说老鹰要搏击的时候,往往低空飞行……”

二人你说我记,不知不觉小半个时辰就过去了,卫景平来困意打了个哈欠,正准备强撑着继续,卫景明道:“你快睡吧,我回屋去了。”

他说完收起书回韩素衣那院去了。

……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拉丁海十三郎 连载 775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远征士兵 连载 388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人到中年纸老虎 连载 117万字

亮剑
亮剑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都梁 全本 52万字

明珠娘子
明珠娘子

谁都没想到,骠骑大将军府大娘子顾明珠会在曲江宴上丢了嫁入皇家的赐婚,谁不知道那可是她用尽了心思、使尽了手段才能得来的机会,却偏偏被她自己弄丢了。人人都猜测,依着顾大娘子的性子,只怕要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女主很凶残很凶残很凶残,前方高能预警……标签弃妇爽文

八宝豆沙包 连载 199万字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玄冥铁骑
[历史]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不曾见秦时月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历史]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婉似朝芸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我在水浒做奸商 狼太孤
[历史] 明末:边军不退 沐风叶
[历史]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