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70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年纪小的如徐泓和卫景平,心中平地起了个好大的波澜,都在“去”与“不去”之间拉扯来回,不过后来他们想着既然是文人集会,也没必要显得自己比别人清高,于是没否认晏升的提议。

徐泓捣了捣他:“你真要去逛窑子?”

卫景平心中一万个省略号,面上却风轻云淡:“听说燕脂楼的姑娘们都颇通文墨,想来平日里也常书写的,你们去了帮我瞧瞧她们用的哪家的墨条?”

他就不去给燕脂楼交昂贵的茶水费,凑那个热闹了。

……

京城,东南角一隅,京兆尹府后院角门处。

京兆尹府功曹参军赵明听见脚步声,粗声道:“进来。”

音落,卫景英就落到了他跟前。

这位浓眉大眼的糙……否,心思细腻的汉子眼睛一瞪:“卫小兄弟回来了?”

“裴将军发现我在盯梢他了,”卫景英单刀直入正题:“不过他好像并不知道是大人您在查他,他还以为是我要拿住他的不检点,以此为要挟,收我进北衙六军呢。”

他是盯了北衙六军的头子,扬武将军两个多月没错,也牢牢抓到了裴骏的把柄,但卫景英并不是要拿这个要挟裴头,以此换他进北衙六军。

……

事情说起来是这样的,当初卫景英初来乍到,本是听说北衙六军在招人,他于是就拿着身份文碟上门去报名,结果看门的小吏丁不凡问他:“这位公子,你是哪家公爷举荐来的?叫咱瞧瞧你的举荐信?”

卫景英愣在那里:“……”

这偌大的京城,他除了认识一个制墨的老姚,别说什么公爷了,就是在京城地界上称雄的公鸡他都不认得一只,更遑论什么举荐信了。

问就是没有。

就这样,卫景英还没来得及问句话就被人家给撵出来了。

第二日他又去了北衙六军的大门口,想看看别人是怎么进去的……一连蹲了十来天下来,他总算瞧见丁小吏要的举荐信长什么模样了。

举荐信一张大红的纸上写满了字,右下角加盖某某府或是某某官职的大印,细细地卷起来放在竹筒里封口,贴上红底黑字,上书“扬武将军敬启”的小条,就是它了。

手持推荐信的公子哥儿趾高气扬地走到北衙六军的大门口,报上名字,将手里的竹筒交给丁不凡,丁小吏对着人家低头哈腰:“您请”

这就进门了。

……

卫景英重重地叹了口气,觉得这大门自己是进不去了。

他原本打算另做打算,回身要走,忽然瞧见不远处三五人不时地在街角处往北衙六军这边探头探脑,像是在跟踪窥探什么。

卫景英正好抄近路从他们身边过,一人叫住他问:“这位小兄弟,我看你在北衙六军门口晃悠半个来月了,想谋个差事?”

“嗯。”卫景英回了句。

那人将他招呼到一旁,压低声音问:“你瞧见过北衙的头子裴将军吗?能认出他吗?”

卫景英说能。

那人,后来卫景英才知道他是京兆尹府的功曹参军赵明,他说道:“小兄弟我听你口音不是京城人氏对吧?”

卫景英没有否认。

赵明道:“你去北衙六军门口是看到了他们招人的告示对吧?实话跟你说吧,他们要招的不是你这种小兄弟……”

他们要的是各公侯世家不成器的公子哥儿。

卫景英承认了:“嗯。”

他这不就打算另谋出路了嘛。

赵明见说通了他,眼睛一亮道:“小兄弟啊,你看你这么机灵,又在北衙六军门口混得脸熟了,正好能帮我个忙,当然了,这忙也不是白帮的,你要是做成了呢,大哥我帮你谋个差事,你看咋样?”

卫景英想听听他要自己做什么,于是问道:“你要我帮你做什么?”

赵明说道:“你日后还这般,每日来北衙六军门口晃悠让他们以为你非进去不可,”他把声音压得更低了些:“一遇到裴将军出来,就跟上他。”

作者有话说:

卫二哥:嘿嘿,我后来天天去北衙六军门口晃悠其实是差事所迫……

第78章京兆府

◎他赶紧跟晏升比了个“他有事先走了”的手势,转身离开这个粉薮脂林之处◎

卫景英微微抿唇看了他一眼:“不干。”

说完抬脚就走。

赵明整了整带在头上的黑漆细纱冠,追上去拉住卫景英的袖子:“小兄弟留步”

卫景英又听他啰嗦了两句,依旧不咸不淡地道:“不干。”

谁认识他啊。

卫景英摸了摸下巴:他看起来像是个不知水深水浅,水清水浑,上来就搅的傻子愣头青吗?

“小兄弟,”赵明今日是赖上他了:“咱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卫景英站着没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第一时间更新《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374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连载 24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枯泽 连载 10万字

覆汉
覆汉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榴弹怕水 连载 503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人到中年纸老虎 连载 117万字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HP)Forgive 陈夜枫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谍战风云录:大宋 香菇草莓牛肉酱
[历史]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我在异世界召唤 彐衵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历史] 我在水浒做奸商 狼太孤
[历史]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婉似朝芸
[历史]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江南狂少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