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玉在节日期间上了一趟省城,上班第一天就开了会。
曹玉的省城之行比预期的要好的多,最初的想法是把自己进省供销联社的事再确定一下,加上一道保险。陆总虽然明确表态自己是最合适的接班人,但这毕竟是要经过组织程序的事,即是省社理事会通过,还要经过上级组织部门考核任命,所以重点目标是约见陆总。没想到在陆总的引荐下,拜上了省委组织部三处处长的码头。陆总亲自组织了饭局,相谈甚欢,处长说你这个年龄和经历还不需要到供销社这种养老的地方,今年全省到站的处级干部比较多,年底前就要陆续调整,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合适的岗位来发展?
相对于十万元敲门砖,这个结果应该是相当值的,供销社虽廋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手心向上的日子总归不好过,如果回归了体制,诸如土地、规划、财政之类的部门去不了,能去一个旱涝保收有公权的单位肯定是比升一个台价的供销社好。官有大小,一辈子也升不到头,官有肥瘦,能吃海参鱼肚当然不啃骨头。所以,心情大好的曹玉先是陪陆总和处长小范围聚了几回,又一个人在省城好好潇洒了两天,几乎都在宾馆饭店洗浴中心之间流连,最爽的是回来前的那一晚,和两个女学生喝了半夜的红酒,那滋味,现在想起来都酸爽。
过完节一上班,踌躇满志的曹玉先是召开了机关干部收心会,下午就接着召开了班子会。会上主要讲了两点:一是财务牵头,对公司出租、承包、转让业务进行清理。按曹玉的话:把底子再搞清楚。二是办公室牵头,对人事调整提出意见。
其实,这本身就是公司其它领导相对意见集中的地方。租赁、出让费用是公司眼下的主要收入。几次改制,眼下除了天州供销大厦和三岔分销社等几个网点还在自主经营外,原来的网点基本上都以各种形式出租转让或是承包了,就连供销大厦下面的五层营业场所,基本上都成了专柜、专营之类,如何经营都是别人的事,供销社只管收钱。要不是为了办公楼门前的牌子和屁股底下的椅子,这楼也可能早卖了。但租金收了没有,收了多少,怎么花的,其它人就不了解,因为财务一支笔审批,主管领导是一把手曹玉。明面上的账肯定是小葱拌了豆腐,但暗地里有没有名堂有多少名堂,除了当事人谁也说不清楚。
而三岔则是一块没法啃的骨头。当初修建时,那可是天州各乡镇的明星建筑。乡镇长们甚至个别县的领导们还在平房办公时,三岔这个偏远的地方就修了三层楼房,当时惹的四邻八乡乡镇领导纷纷上门:我们出最好的地方也修一栋。
时过境迁,如今的供销社每况愈下,如果说当年的供销社是日进斗金,那么现在的供销社就是叫花子过年。改制时市社想坑一把云岭县社,把三岔划归云岭,把包狱甩掉,可县社竟搞了个全体社员签名的公开意见:云岭接受三岔的前提是买卖公平,要市社把三岔建成以来的逐年利润和利息全部归还县社,县社按当初建筑价格收购。说白了,就是要市社把这些年吃了县社的连骨头渣却吐出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