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改革税制势在必行

我,刘辩,三兴汉室 黯淡星L 加书签

刘辩说道:“减免田租解决不了问题,而减免算赋与田租一样,很难让最需要的人受惠。”

减免田租的问题自不必多说,至于算赋,原因也很简单,不管免与不免,那些连饭都吃不饱的贫民都是没钱交算赋的。

不交算赋,就触犯了律法,是犯罪。

若是碰到个有良心的长吏,说不得贫民乐得被官府抓起来,这样起码还能有口吃的,饿不死。

可若是贫民在家乡活不下去,又逃离了户籍所在,那便是流民。

流民如同草芥,死了也无人在意。

因为今年北方的旱情影响甚广,绝非是百姓自发的迁徙就能避开的。尽可能少地让百姓背井离乡,将一切统筹在官府的组织管理之下。

在这种情况下,刘辩只能选择相信地方的官吏。

不过,他无比庆幸自己整顿了这几年的吏治,如今余威仍在,应该能让官吏们有所畏惧。

而要维持国家的运转,钱粮又是必须的。

要想让官吏们踏实办事,尤其是底层小吏,俸禄是绝不能少的。也因此,此次旱情牵连甚广,刘辩不可能大手一挥直接免了北方的所有赋税。

就算用尽国库的储备加上他全部的私房钱、再榨干贪官污吏们的最后一滴血,最终挺过了这次,可之后呢?没了钱,就算是皇帝,想做事也没那么容易。

以人头来计的算赋是压在贫寒百姓身上的一道枷锁,足以压垮他们的生活。

如今汉室的口算不分男女都要缴纳,只有与兵役相关的更赋才仅限于丁男。

待到隋朝之时,税制久经变化,租庸调针对的主要就是男子了。赋税的对象发生了转变,直接导致了那时出现了一个问题——一些生理男性自认为是女性。

并且还得到了官方的“承认”。

直接“领先”西方一千五百年。

当然啦,对于这种通过“自认为”的方式不给皇帝尽忠的行为隋文帝自然是非常反感,于是乎在他一统南北后,没多久就专门搞了大索貌阅——即官吏带着户籍名册下乡挨个辨认。

查到那种“自认为”的,结局可想而知。

真正等到赋税的大头开始与田地挂钩,还是要等到唐朝安史之乱后的两税法。

但那时的唐朝已经无力解决两税法施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乱象了。

刘辩这些天看到天下各地郡国传来的不同的消息,都向他明晃晃地传递着这么一个讯息——不能再等了!

在召见卢植和荀彧之前,刘辩已经思虑了良久。

两税法的本质再度将丁税转变为户税,并根据百姓富庶不同定下不同的税额。

刘辩没想一口吃成個胖子,现阶段想要搞取消人头税的“摊丁入亩”是很难行得通的,就连根据贫富定下不同的户税税额在眼下都很难做到。

而且两税法也有其问题所在,包括历史上在执行贫富分档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是不能一味照搬的。

不过对于这些问题,过去几年,刘辩也都曾与卢植、荀彧讨论过。

新的税制还是要以减少人头税、增加田租为主。

只是对于是否要将改变税制的计划提前,卢植与荀彧都有些疑问。

“月前,我曾使钟元常和荀仲豫抽检百姓家产,区分贫富,已有所得。”刘辩说着,将手中的文书交给两人观看。

河内郡与河东郡都先后都由能臣治理,还有太学生乡吏分配其中,绝对称得上政治清明。可即便如此,钟繇和荀悦依照户籍统计家资,能够维持小康生活的三成有余,可以温饱的占有四成,而挣扎在生存线的,超过了两成半。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刘辩也相信钟繇和荀悦的品德,不会在这方面作假,而且两人呈报的数据可以相互验证。

即便考虑到百姓们实际上会以数个户籍上的小家庭组成一个三世、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这份数据也很有代表性了。

平心而论,这份看起来触目惊心的数据,放在封建时代已经足够说得过去了,放在史书上也不是不能觍着脸说一句盛世。

但奈何这是水平高于天下其他郡国的河东、河内,其他地方,能与之相比者只怕寥寥。

而且,随着今年小麦收成的锐减,原本温饱的四成百姓,不知得有多少不得不挣扎求生。至于对于原本活在生存线之下的百姓,只需一根导火索便能激起一起民变。

华阴县的民变不正是如此吗!

“并非是我着急,而是人心向背,耽误不得!”刘辩又将陆俊的观津县见闻取出交给两人观看,“过去几年,朕与朝堂内外诸公干的都是裱糊匠的活,朝野上下的繁花锦簇,不过是空中楼阁。”

“今年已是光熹四年,钟元常和荀仲豫顺便查了这几年郡中无有田亩的百姓的数量,两人治下各县相较光熹元年均有增加,这不是盛世该有的景象!”

荀彧闻言,立刻拜道:“臣无能,未能为君分忧。”

“这是汉家多年积累的下的问题,文若何必自责。只是当下,朕想着以如今各处储备的谷粮,要想长久安抚人心,只怕不足。是以,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更改税制,以安民心。否则,我担心如华阴民变这样的事会层出不穷啊!”

卢植问道:“陛下可曾考虑过,新的税制未必能传入贫寒百姓的耳中?”

刘辩点了点头——“眼下,多数百姓都希望能够看到朝廷的救济,这时,他们对于官吏下乡,必然会前所未有的配合。”

西汉从开始到结束的一段历史,也是官方的力量渐退出乡里的历史。最明显的例子是——曾经百姓耕种的种子都要官府来提供,到现在,有些地方官府甚至连百姓什么时候开始耕种都不管了。

取代官府力量的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或大或小的宗族。

换成平日里,官吏们想要探查乡里平民贫民的具体情况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如今,带着救灾纾难的钱粮去,定能顺利许多。

在古人朴素的经验中,正常年景下,百姓三年的耕种便可积攒足够一年用度的储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第一时间更新《我,刘辩,三兴汉室》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我,刘辩,三兴汉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黯淡星L的小说《我,刘辩,三兴汉室》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黯淡星L并收藏《我,刘辩,三兴汉室》最新章节。
嫁给鳏夫
嫁给鳏夫

晋江vip2018-03-22完结总书评数1299当前被收藏数4142小村里清纯善良的阿薇,嫁给了独居深山的鳏夫。高冷艺术宅vs萌甜暖妹子内容标签布衣生活种田文甜文主角阿薇,范辰轩┃配角┃其它

一鸟嘤鸣 连载 30万字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温一言 连载 31万字

鹰派大佬
鹰派大佬

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军入伍,入伍后参加一次次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让他成为一个华夏最为年轻的大将,他掌握华夏最为精锐的军队;在百姓眼中,他是一个英雄,在他领导之下,一支被组建起来的强大军队收复了被他国夺走的疆土……

红色十月 全本 434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凤子君 连载 35万字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二氧硅 连载 35万字

[历史] 宦海风流 天堂发言人
[历史] 虚拟战线 岱之邻
[历史] 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 墨罂粟
[历史] 大唐西域少年行 海命
[历史] 医入白蛇 杏林庸医
[历史] 三国之帝统天下 君千叶
[历史] 无赖帝师 天舞野望
[历史] 最终反击 水边梳子
[历史] 大明之帝国再起 黑云长剑
[历史] 娶个毛妹当老婆 羽林虓
[历史] 宗明天下 七帅
[历史] 乌衣天下 南明鲤火
[历史] 少女与枪与异界 猎人小姐还在做着梦
[历史] 大汉昌邑王 南柯子子
[历史] 五胡明月 骑卷江山
[历史] 晋枭 萧无逸
[历史] 纪元1701 忠孝仁义礼智廉
[历史] 五代十国一儒生 远征士兵
[历史] 千年军国 行者雷昂
[历史] 乱世妖娆王 双子山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8-26 01: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