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遭到了王世恽的拒绝。

杨侗沉默了。他转身走进佛堂,最后一次在佛前焚香跪拜。刺目的午后阳光从雕花的紫檀木窗射了进来。杨侗在一起一伏的叩拜中,看见一些簌簌颤抖的灰尘在阳光下惊惶不安地飞舞,有一些沾在佛前的鲜花上,有一些则落在自己的脚边。

这就是命运吗

杨侗想,这就是命运。

可是,谁又能说,落在鲜花上的尘埃就一定比别的尘埃更为尊贵,落在地上的尘埃就一定比别的尘埃更为卑贱呢杨侗想,自己何尝不是一颗落在帝王家的尘埃,自己又何尝比落在百姓家的尘埃更幸运呢

外面已经传来了王世恽急不可耐的催促声。杨侗知道自己该上路了。他最后在佛前一拜,说:“愿自今已往,不复生帝王家”资治通鉴卷一八七

杨侗随后平静地喝下了毒酒,可他却没有顺利地上路。

不知道是毒酒的毒性不够,还是杨侗的体质太好,总之,喝完毒酒的杨侗尽管七窍流血、痛苦难当,却始终没有咽气。

最后王世恽命人用绢巾勒住了杨侗的脖子,才帮他踏上了黄泉路。

对废帝杨侗而言,不管有没有来生,死亡都绝对是一种解脱。

从天而降的馅饼:平定河西

武德二年的夏天,正当王世充在东都称帝的时候,唐王朝也在西北战场取得了一场重大胜利平定了河西李轨。

这场胜利得来全不费工夫。

准确地说,它就像一块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李轨于大业十三年在武威起兵后,自称河西大凉王,雄踞一方,成为隋末的一支主要割据势力,并与西秦的薛举共同成为李唐王朝在西北的主要威胁。武德元年八月,李渊遣使联络李轨,下诏称他为“从弟”,与他结盟共同对付薛举。当年冬天,薛举父子败亡,李轨趁机称帝,并出兵攻陷了张掖、敦煌、西平今青海乐都县、枹罕今甘肃临夏市,尽据河西五郡之地。

面对李轨势力的迅速壮大,李渊决定采取册封的手段对他进行招抚,遂于武德二年二月任命李轨为凉州总管、封凉王。但在是否接受李唐朝廷册封的问题上,西凉朝廷却产生了分歧。李轨本人的看法是:“唐天子,吾之从兄,今已正位京邑,一姓不可自争天下,吾欲去帝号,受其封爵。”

可李轨的心腹、时任左仆射的曹珍却表示反对,他说:“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称王称帝者何止一人李唐称帝于关中,西凉称帝于河右,互不相碍;既已立为天子,奈何复自贬黜”

李轨接受了曹珍的意见,随后派遣尚书左丞邓晓出使长安,向李渊递交国书,上面自称“皇从弟大凉皇帝臣轨”,同时表示不接受李渊的册封。

李渊勃然大怒,当即扣留邓晓。当时的李渊已经决定以武力平定西凉,可问题是新生的唐王朝仍然要面对许多劲敌:北有刘武周、梁师都,东有王世充、窦建德,南有萧铣、林士弘、沈法兴在此情况下,李渊根本腾不出手来收拾李轨。

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暂时忍耐。

此刻的李渊万万没有想到,短短三个月后一场胜利就从天而降兵精粮足的李轨在一夜之间就被平定了。

一切都要从五月初李渊收到的一道奏疏说起。

这道奏疏是一个叫安兴贵的朝臣递上来的,大意是说他的弟弟安修仁在西凉担任户部尚书,颇为李轨所器重,他愿意利用这层关系前去游说李轨,对他晓以利害,劝他归降唐朝。

看完奏疏,李渊不禁哑然失笑。他一度想将其弃置一旁,只是后来转念一想,不管这个安兴贵的设想有多么不现实,可毕竟是一片忠心。大唐刚刚开国,天下尚未平定,对于臣子们这种急于报效朝廷的热忱当然是只宜鼓励、不宜打击的。就算不采纳他的建议,起码也要接见一下,适当鼓励两句。所以李渊随后召见了安兴贵,对他说:“李轨拥有强大兵力,又据守险要,南连吐谷浑,北连东突厥,我出动大军恐怕都不能攻克,就靠你几句空话,他岂能接受”

可安兴贵却以一种胸有成竹的口吻说:“我的家族世居凉州今甘肃中西部,几代人都享有声望,得到汉人和夷人的敬畏。我的弟弟安修仁也深受李轨信任,安家子弟在凉朝身居要职者不下十人。我前去游说,李轨能听从最好,就算他不接受,我在他身边下手也比较容易。”

听他这么一说,李渊的想法立刻发生了转变。

他感觉这个安兴贵不像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既然他如此自信,又无须动用朝廷一兵一卒,那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数日后,安兴贵以个人名义回到了家乡武威今甘肃武威市,李轨以为他叛唐归来,大喜过望,当即任命他为左右卫大将军。

可李轨断然没有想到,这个安兴贵转眼就将成为他的掘墓人。

安兴贵取得李轨的信任后,找了个左右无人的时机对他发出了试探。安兴贵说:“凉国的面积不过千里,土地贫瘠,百姓穷困。而今唐朝起于太原,夺取函秦陕西中部,遏制中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此乃天命,非人力所能为陛下不如以河西之地归唐,则东汉窦融之功,必当再现于今日”

李轨忽然用一种若有所思的目光盯着他,说:“我据有坚固的山河,他们虽然强大,能奈我何你此前在唐朝为官,莫非是为了报答李唐的知遇之恩,替他们当诱降的说客来了”

安兴贵慌忙伏地谢罪,说:“臣听说:富贵不回故乡,有如锦衣夜行而今臣合家子弟皆蒙陛下信任,满门荣庆,岂敢更怀异志只是想为陛下献上一点愚者之虑而已,如何裁决,全在陛下。”

安兴贵出宫之后,意识到劝降已经失败,接下来只有发动兵变了。

当天安兴贵就和弟弟安修仁悄悄溜出了武威城。

安兴贵的确没有跟李渊吹牛,他们安氏家族和他们兄弟俩在凉州的确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短短几天他们就拉起了一支胡汉混杂、人数可观的军队,开始攻击武威。李轨大怒,亲自率兵出战,却被安氏兄弟打得大败,只好退回城中坚守。安兴贵率部将武威城团团围困,并绕城呼喊:“大唐朝廷派遣我来诛杀李轨,胆敢助之者,屠灭三族”

安兴贵的猛烈攻势加上心理战,很快就摧毁了西凉军队的斗志。城中军民争相逃出城外,投奔安兴贵。李轨没想到他的军队如此不堪一击,眼见大势已去,再也无力挽回,只好带着妻儿登上不久前兴建的美轮美奂的女台,置酒对饮,从此诀别。

这一年五月十三日,安兴贵攻入武威,生擒李轨,河西宣告平定。

安兴贵之所以能如此轻而易举地扫平李轨,是因为西凉的人心早就散了。

有三个原因导致了西凉的人心离散和李轨的迅速败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第一时间更新《血腥的盛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血腥的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王觉仁的小说《血腥的盛唐》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觉仁并收藏《血腥的盛唐》最新章节。
捞尸人
捞尸人

《捞尸人》人知鬼恐怖,鬼晓人心毒。这是一本传统灵异小说。...

纯洁滴小龙 连载 131万字

夫君,给我贴贴
夫君,给我贴贴

上辈子陆遥只活到三十五岁,因为家庭压力一直没办法出柜,直到死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再一睁眼居然穿越到了古代,不但年轻了十多岁,还多了个肩宽腰窄八块腹肌的夫君。天底下竟然有这般好事?正当陆遥激动不已时,发现夫君看自己的眼神似乎格外冷淡,还想跟他和离……*赵北川父母双亡,为了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妹,托媒婆给自己说了门亲事。不需要对方长的多好,只要心地善良勤俭持家就行。媒婆嘴上夸的天花乱坠,结果转头就给他找了

998 全本 9万字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接档文《大婚前夺回自己的身体》,另类追妻火葬场。沈郑两家定亲了,但定亲的沈安和早就死了,沈安宁冒充兄长去迎娶长嫂。踏入洞房的那一刻,下属递来一瓶迷药。不能洞房,一脱衣服就会露馅了,所以用迷药将新娘眯晕。沈安宁走投无路,在唇角上涂了迷药,绞尽脑汁想要怎么亲吻的时候。她的阿嫂主动靠近,捧起她的脸颊轻轻地吻了。清冷的女人,脖颈微抬,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风光旖旎。光影笼照,郑冉冰肌玉骨,光影勾勒出冷面

昨夜未归 全本 7万字

宫斗从选秀开始
宫斗从选秀开始

简介:姜羲从五岁起便一直在做一个梦,梦里她十三岁失孤,家产被远房叔叔霸占,竹马一家退避三舍,她为了安葬爹娘只能当街卖身。适逢德安侯世子当街打马而过,一眼认出她那张与生母分外肖似的脸,将她带......

折秋簪花 连载 8万字

神豪他儿孙满堂
神豪他儿孙满堂

无CP+神豪系统+养崽+渣男变身好爸爸+各种打脸+看前需要存放脑子的无脑爽文。才意识到是双周榜(哭死),扑街作者第一榜很重要(也许是唯一的榜了)所以要控制下字数,班后再日更,等申榜后看数据适当补万更。......

冰汽水淼淼 连载 10万字

大唐兴亡三百年(畅销书《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
大唐兴亡三百年(畅销书《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

权威、畅销、好看的大唐全景式历史读物!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

王觉仁 言情 连载

血腥的盛唐3
血腥的盛唐3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2
血腥的盛唐2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7:大结局·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大结局·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7 02: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