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大闲人小说】地址:daxianren.cc

骆养性和龚鼎孳后,把骆养性的党羽一撸到底,锦衣卫从上到下也被换了个遍。

原来那些世袭的锦衣卫拿着俸禄却整天养尊处优,历史上破城时基本都跑了个精光,现在崇祯皇帝都给换成了南镇抚司出身低下的锦衣卫。

锦衣卫南北两个镇抚司原本负责的地方就不一样,在北司供职地位都要高人一等,忽然间调换过来,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悲。

这次调换对南镇抚司的那些锦衣卫来说属实是天上掉了张大馅饼,对崇祯皇帝感恩戴德,都是尽心竭力的办事。

那些在北镇抚司的锦衣卫不明白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要被调到南镇抚司,心中不满无处发泄,竟然在京城中闹出不小的乱子。

第四十四章:皇帝手下的豺狼虎豹

内阁首辅处理奏章的主要方式是“票拟”,有些人望文生义,认为是指几位阁臣针对某个意见来投票,看来还是太年轻了。

票拟是指阁员收到奏章或准备发出的草诏后,在面上贴一张纸,写上自己的意见呈送给皇帝,由皇帝批红正式生效。

起初内阁就是个参议班子,老朱家的先帝们起初设立的时候,怕也是没想到这玩意儿到后来会发展成足以和皇帝对的地步。

渐渐地,大明朝的皇帝们就连批红这点权利都没了,一整套程序变成了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科道封驳。

那皇帝干啥呢,皇帝自己在一边儿玩儿泥巴,等折子送进来点头就行了。

这一整套的程序和唐、宋中书舍人“五花判事”很类似,现如今朝廷各部院在收到内阁发出的诏令时,就以票拟上的批红为生效的依据。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玩意儿根本不是法定工程序,朱元璋没说过,朱棣也没规定这回事儿。

朱元璋和朱棣本意只是想让老朱家后代的皇子皇孙们权利大一些,这没毛病,但谁成想结果却恰恰相反,到崇祯这代基本就只能干瞪眼看着东林党耍猴了。

要说历代老朱家皇帝有没有不安分的,还真有。

正德不就搞了个三厂一卫吗,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落水一命呜呼了,嘉靖和万历这两位是明白人,干脆在宫里炼丹不露头。

天启皇帝年轻气盛,在朝里搞出来个阉党替自己遮风挡雨背黑锅,魏忠贤也是够悲催的,一辈子开足马力的给朝廷捞银子,到最后国库就还是那几百万两,自己也没落得什么善终。

魏忠贤号称九千岁,被东林贤臣们说成权倾朝野,实际在明面上的情况也差不多,可京师这种龙虫混杂的地方,谁知道暗地是不是藏着什么马王爷

即便东厂的番子们全力开工,最后天启皇帝还是一不小心落水,步了大行正德皇帝的后尘。

崇祯皇帝穿越过来,自然不甘心就这么步了历史上崇祯的后尘,当然要奋力一搏,最近就跟疯了一样抄家拿银子,把三厂一卫又搞了起来。

实际上,崇祯皇帝刚把东厂建起来,并且将目光投降京营,准备握住兵权的、时候就有人动了杀心,来了个冬暖阁铤击案,要不是方教主和小太监们来得及时,历史上可能会这样书写。

崇祯十七年的时候,明思宗朱由检被李自成大军吓傻,进行一系列疯子似的挣扎后,终于是想不开,在某一天的清晨头撞白柱,自杀身亡。

后世的史学家们可能会这样评论,看看这老朱家的皇帝,真是一个都不让人省心,就是喜欢做那些奇葩之事,最后死的还要更奇葩一些,两个落水的还不够,就连撞死的都有。

话说回来,正由于大明朝最开始没有明确法定工程序,万事全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时间久了臣子们当然不乐意,自然而然就要去寻找可以制衡皇权的办法,就找到了票拟批红这一套程序。

某天某位大臣接到一份诏书,要是没有票拟,是皇上直接批红,那对不起,这就只能算是皇上您的私人书信,不能算政府公文。

其实这也有个学名中旨。

理论上来说,臣子们可以认定,这旨意仅仅代表你皇上的意思,可以随便挑个毛病不尊行,要是皇帝非要你遵行,那就是不遵重我们臣子的意见,不合祖制。

且不说咱们这位现如今是什么情况,反正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没少吃闭门羹,说到这儿问题的关键就来了,如果职能部门收到中旨,该怎么办

其实有现成的例子,宋太宗在雍熙北伐中,绕开宰相直接和枢密院制定战方案并直接指挥前线将领,便是犯了擅发中旨的忌讳,后来差点被文臣们弄得下不了台。

而在绍兴北伐中,首相秦桧以朝廷名义发出撤军的诏令,宋高宗却对着干,发中旨要求诸将继续进攻。

到头来发生个有意思的事儿,诸将均奉诏撤军,对宋高宗的旨意充耳不闻,只有岳飞奉中旨继续进攻。

结果大家都知道,宋高宗迫于群臣压力,将岳飞免官下狱,秦桧这厮还觉得不够,直接将其迫死在狱中。

众所周知此事是秦大汉奸弄权,但从法理程序上讲,他还真才是有理的一方,你说气人不气人

此事给后来的文官武将们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如果奉中旨不奉诏令,皇帝最多丢下脸,奉旨的人就算是民族英雄,也难逃丢官甚至丢命的下场,就连皇帝也保不了你。

那你说,如果你接到中旨尤其是与朝廷诏令相违的中旨,该奉旨还是该封还

这些事给崇祯皇帝一个清楚的认知,现在这种情况脸面哪儿有命重要,若不下狠手,自挂东南枝是无法避免。

“汝之妻,吾养也,汝勿虑也;汝之国,吾夺也,汝勿忧也。”

李自成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将自己逼上煤山,崇祯皇帝便是开始以毒攻毒,亲手将厂卫的权利推到顶峰,纵容他们大杀特杀,到处迫害正义人士。

东林士人说的昏暗,对自己来说,那就是光明啊

这些朝堂上冠冕堂皇的臣子基本都是三姓家奴,没几个屁股是干净的,要是谁接了中旨不奉,那就等着被抄家灭门吧

厂卫们翻身农奴把歌唱,三厂一卫如今在京城就相当于人人配着御赐的尚方宝剑,要是谁敢对皇帝不利,厂卫们就会疯狗似的冲上去将其撕碎。

“小样儿,敢和厂卫对”

“我看你是嫌自己家财太多,想捐出来贴补国用”

对于群臣来说,现在这种情况,祖制什么的已经不再重要,没人敢再去遵循,因为天子那是彻底不要脸了。

前段时间发生的南北镇抚司调换之事,崇祯皇帝以近乎无赖的态度,再次让群臣惊了一次,对崇祯皇帝脸皮的厚度认知再度刷新,那是比京师的城墙还厚。

现在,崇祯皇帝的中旨那就是圣旨,遵行,你在士林中无法立足,说白了也就是个脸面的问题,但若是不尊行,外头如狼似虎的厂卫们可正少活儿干,内库的银子也是多多益善

京城就这么大,但却有东厂、西厂、内厂和锦衣卫四种直属于皇帝的特务机关在活动,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厂卫们拥挤不堪,早就把手伸到直隶一带去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史上最强崇祯》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史上最强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崛起的石头的小说《史上最强崇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崛起的石头并收藏《史上最强崇祯》最新章节。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柠檬213 连载 254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小鱼的命运 连载 537万字

亮剑
亮剑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都梁 全本 52万字

秦吏
秦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七月新番 连载 527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连载 3215万字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内有朝堂纷争,东林一家独大。外有强敌环伺,蒙古、女真争相叩关。中原腹地,流贼蜂起,千里尸骨山积,积重难返。李顺祖,一个前世的普通政府科员,阴差阳错来到五百年前的明末,成为宁远伯李成梁重孙,辽东总兵李如松长孙。他从没想过去做那个拯救天下的英雄,只是事与愿违。亲眼见到华夏土地满目疮痍,亲眼见到明末的贪腐成风,李顺祖愤而举起战刀。不忠皇帝,忠百姓。不救朝廷,救天下!......本书又名:《明末第一勋阀》

崛起的石头 历史 连载

庶子成皇
庶子成皇

小说《庶子成皇》是由崛起的石头连载的一本非常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庶子成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崛起的石头 言情 连载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皇帝一病不起。楚、齐、浙各党在争斗中一败涂地,东林党人趁势崛起,众正盈朝。与此同时,建州女真席卷辽东,中原腹地十室九空,流寇纷起,人心惶惶。皇长子朱由校御奉天门,即皇帝位,口中高呼: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历史 连载

大明1629
大明1629

穿越到崇祯二年,正值已巳之变前夕,萧亦亲身经历了残酷的明末,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贼虏虎视眈眈。然朝堂之上依旧是党争不断、内斗虚耗,盛极一时的华夏江山已是岌岌可危!当此之时,一支铁军在小小的永安堡悄然破土。靖蔚州、定大同、开大阵、窥天下,在永安军的钢铁荆棘下,一幅辽阔的晚明战图就此展开!北风狂啸,山雨欲来,刀锋所向,即为大明!

崛起的石头 其他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7 00: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