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西方人就实心车轮笨重的问题,又将其转变为带有辐条的大型木车轮,如此一来,重量没有了,而且也能做到来去自如。”

“这车轮,还只是国朝需要从洋人手上学到的技术其中之一”

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

“除炮车外,国朝官军素用之炮架也是拙劣,大部分地方官军,运送、使用时都直接将炮身安置到木质炮架上,通过笨重的炮车运到地方再卸下进行安装,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起不到应有的威力和效用。”

“此番运抵京城这四门寇非林长炮,炮车、炮架都是技巧器精,甚至俯仰机构被前置并单独出来,炮身变化不需要连炮车一起跟着俯仰,有专门的牵引机构,通过简单组合就能和炮车一起变成四轮模式,大大便利于机动。”

说着,毕懋康脸上升起对西学科技的向往和钦佩之情,继续又道:

“依臣所见,国朝要多多任用那些传教士。若使用此四门长炮的炮身,只要让大炮射击时的晃动保持在射击方向轴线上,对精度的影响就是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若使用此种炮架,我军不需要发射大炮时保持原地不动,适当的后退可以有效的分散一部分后座力,还不会导致打不准。

这种炮车、炮架的组合甚至可以拉着重达两千斤的巨炮出城野战,而且还不会显得笨重和影响射击精度。”

崇祯皇帝点点头,神色逐渐凝重起来,问道:“这些精细活,想要完全研究用到大明自己的炮上,需要多久”

“回陛下,炮车和炮架固然重要,但若想火炮射击精准,不会重蹈萨尔浒之役千余小炮仅毙虏数百人的覆辙,还需要几样其它东西。”

“其一,便是炮弹,我朝已有开花弹实例,西方此项技术更加成成熟。所谓开花弹,便是发射入空之后,可变成数枚小实心弹投射而下,亦如雷雨。”

“这些东西,国朝研究之后,臣会给他们换个名字,以免与西方混淆生事。”

毕懋康见崇祯皇帝眼中有疑虑,又是说道:

“其二,多年以来,国朝火炮发准程度依赖于炮手本身的经验,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老炮手射击精准,十中犹有二发不中,新炮手则需要不断磨砺才能略微精准,耗时耗力。

陛下可听过矩度、铳规这两式物件

据汤若望、南怀仁等人所说,西方现如今早已普及用这两样物件来测量直线距离与仰角,就算刚刚入伍的新兵,经过简单操训也能较准的发射火炮,臣觉得可以一试。”

“其三,平西伯所部关宁骑兵战力之所以强悍,一方面是因为关宁骑兵盔甲、兵械精良,马匹产自蒙古、辽东,健硕而腿长,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手中三眼火铳。”

“所谓三眼火铳,最高射程足百步之外,然近亦可挥击,如同棒槌,身披厚甲不能抵,至今却也是有些落后。”

说着,毕懋康双手呈上一个小巧精致的火器,继续道:

“陛下请看,此物为转轮打火枪,如今的西方骑兵,战时除装备长刀以外,便是人手配备此物,射程可达二百余步,而且小巧精妙不会影响骑兵机动。”

崇祯皇帝拿过来一看,当时瞪大了眼睛,这他娘看外貌和后世的三八大盖很像啊,这玩意儿在明末的时候就有了

正当崇祯皇帝惊为天人之时,毕懋康却不偏不倚浇了盆凉水,说道:

“可惜,臣手中只有一百年前西方的转轮枪,还有许多不足,至于如今新式的转轮打火枪,臣还是无从购得,不然若是将其装备于新军骑兵之上,战力必会提升一大截。”

“”

崇祯皇帝和毕懋康讨论了一整天,除了吃饭和解手以外,就是一直在说各种火器的改进方法,皇帝乐于听从,毕懋康自然是把自己长久以来积压在心中的想法一吐为快,一说就停不下来。

“看来火器之事不容小觑。”

入夜,崇祯皇帝点点头,算是彻底了解到现如今大明的火器和西方差在哪儿,忽然起身大声道:

“传朕的旨意,即日起增设大明皇家文武科技司,将兵仗局、工仗局、历法局并入其中,并新设火器局、船舶局、翻译局、西学局。

召焦勖为火器局主事,授太子太保,汤若望副之;召沈廷扬为船舶局主事,授太子太保;诏李天经为翻译局主事,授太子太保;诏王徵为西学局主事,授太子太保,艾儒略副之;以工仗局主事宋应星兼任大明皇家文武科技司之大明文武科技使,授太师。

大明皇家文武科技司,独立于六部各院之外,可直入宫内向朕报知成果、进度,专事仿制、研究、翻译各类西方著、火器等。科技司下属七局及分部官员,皆由各局主事自行协商拟定,把名单报朕知道就可。

此外,着工部从西华门外择址修建科技司各局署,着户部按时发放薪俸,不得有误。”

自从大明皇家报社设立之后,百姓们从最开始的不闻不问,到时不时买上几份,再到现在的人手一份,可真是愈发的喜欢起这东西来了。

这报纸是个好东西,不仅让百姓逐渐看清东林党人皮之下的真面目,也让他们足不出城就能了解到最近几日天下间发生的大事小情。

毕竟报纸这玩意儿以前谁也没整过,起初崇祯皇帝和王承恩过于急于求成,把刊行时间定的太快,发出去之后才意识到出了问题。

上一期的报纸刚发出去没多久,有些偏远地方的人们甚至还没拿到手,京师这边的百姓就已经在读下一期了,两极分化实在是有些严重。

而且从另外一个方向上来说,报社后面虽然是网罗天下情报以及各种密探的东厂,但关于那些士子们的消息却也不是那么好搜集的,按这个刊行速度下去,不出半年,东厂也就没什么能发出去黑东林党的事了。

这样可不行,需要循序渐进,一直慢悠悠的黑着才有效果。

后来,崇祯皇帝将报纸刊行时间定在七日一期,这才是解决了之前的所有问题,不过却又产生了一个问题,在裁撤各地驿站和驿卒之后,报纸的传播速度明显不是很快,七日的时间,也就能从京城传到南京,至于偏远一些的地方,路上就不知传到哪儿去了。

报纸在传播上有问题,这种事不大不小,就不是崇祯皇帝需要亲自操心的了,王承恩自己个儿也不好意思去麻烦皇帝,自然是想办法全都给摆平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顶点中文网】《谁教你这么御兽的》【八一中文网】《宇智波带子拒绝修罗场》【手打小说网】《噩梦使徒》《万人嫌假少爷重生后》《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志怪书屋】《带着超市大逃亡

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第一时间更新《史上最强崇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史上最强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崛起的石头的小说《史上最强崇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崛起的石头并收藏《史上最强崇祯》最新章节。
秦吏
秦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七月新番 连载 527万字

蝉动
蝉动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江苏棹子 连载 613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一只小冻离 连载 118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374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柠檬213 连载 254万字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内有朝堂纷争,东林一家独大。外有强敌环伺,蒙古、女真争相叩关。中原腹地,流贼蜂起,千里尸骨山积,积重难返。李顺祖,一个前世的普通政府科员,阴差阳错来到五百年前的明末,成为宁远伯李成梁重孙,辽东总兵李如松长孙。他从没想过去做那个拯救天下的英雄,只是事与愿违。亲眼见到华夏土地满目疮痍,亲眼见到明末的贪腐成风,李顺祖愤而举起战刀。不忠皇帝,忠百姓。不救朝廷,救天下!......本书又名:《明末第一勋阀》

崛起的石头 历史 连载

庶子成皇
庶子成皇

小说《庶子成皇》是由崛起的石头连载的一本非常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庶子成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崛起的石头 言情 连载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皇帝一病不起。楚、齐、浙各党在争斗中一败涂地,东林党人趁势崛起,众正盈朝。与此同时,建州女真席卷辽东,中原腹地十室九空,流寇纷起,人心惶惶。皇长子朱由校御奉天门,即皇帝位,口中高呼: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历史 连载

大明1629
大明1629

穿越到崇祯二年,正值已巳之变前夕,萧亦亲身经历了残酷的明末,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贼虏虎视眈眈。然朝堂之上依旧是党争不断、内斗虚耗,盛极一时的华夏江山已是岌岌可危!当此之时,一支铁军在小小的永安堡悄然破土。靖蔚州、定大同、开大阵、窥天下,在永安军的钢铁荆棘下,一幅辽阔的晚明战图就此展开!北风狂啸,山雨欲来,刀锋所向,即为大明!

崛起的石头 其他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7 00: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