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第三十八章 天灾和亲娘
天才一秒记住【大闲人小说】地址:daxianren.cc
大坝被冲毁后,雨势反而渐渐变小了。
第二天下午,太阳久违的露面了。
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只余村南那条流往东洼子的小溪,壮大了好几倍,这会还能看出来大雨后的痕迹。
趁着天气好,大家今天都自发的去田里检查农作物的情况。
这些时日正是高粱的收割期,之前雨太大,大家只能在心里着急,谁都不敢轻易上山。现在好不容易有个大晴天,大家都恨不得今天就把粮食收回来。
雨后的山路湿滑难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到了秋天,路上多了很多蚂蚱。这可把孩子们高兴坏了,全都跑到了路边抓起了蚂蚱。路边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草,现在被风雨摧残的匍匐在地上,孩子们抓到蚂蚱,扯上一根狗尾巴草,就能用它串上一大串蚂蚱。
大人们是不怎么管这些皮孩子的,还乐得他们多抓点蚂蚱解馋。偶尔跑得太快摔一身泥,大人们也不会生气,只要他们不到处乱跑,就都由着他们。有的大人十分眼馋,也会顺手抓两只放到裤兜里,等着回家放到火堆里烧着吃。
轻松地氛围并没有维持多久,林樾几人还在半山腰,就听到了焦灼的呼喊声。
她循声望过去,就见远处的田地里几人正焦虑的查看着什么。更远一点的地方,张守仓飞奔着跳过碍事的土堆,往田里赶来。
林樾发现了不对劲,这一片种的都是高粱地,按说离得很远就应该能看到了,可是今天她却连个高粱的影子都没看到。
另外几人也反应了过来,急忙往上爬去。
他们几步爬上了一个陡峭的小土坡,终于看到了自己负责的那四五亩高粱地。
前段时间还没下这么大的雨,大家还能冒雨来地里查看一下,及时排水。这几天雨下得太大了,三四天没来,地里的高粱就全被风雨折断了腰,趴伏在了地上。田里的水已经集成了小水洼,沉甸甸的高粱穗就那么浸在水里,上面已经是绿油油一片,长满了一片细芽。
这可是他们最重要的口粮了!今年好不容易改了政策,农民的苦日子眼看是熬出头了,结果又来了天灾。
林樾的心里也十分不好受,站在原地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而同伴们已经有人坐在了水里,大声的哭嚎。她听着那哭声,就好像是从她自己嘴里发出来的一样。这是他们辛辛苦苦三四个月种出来的粮食,全都白干了。
高粱的产量高,比小麦产量要高出将近一倍,而且交公粮的时候小麦的占比要高很多,所以在农村,主要还是靠高粱和地瓜饱腹。
现在被雨水一泡,全都长芽了,大家怎么能不心疼。
林樾又想到,玉米的秸秆还没有高粱粗壮,高粱都被刮倒了,玉米还不知道怎么样了。
张守仓找人回村里报了信,很快就组织了人手进行抢收。
在林樾生活的后世,不管是什么粮食,生芽了就是不能吃了,怕有毒。但是现在不一样,这些都是救命粮,谁也不舍得让它就这么烂在地里。
去查看玉米地的人也回来了,果然也都倒伏在地了。而且玉米还没有到收获的时候,这会看起来饱满,实际里面全是水份,等晒干了就不剩什么了。但也不能让它们就这么烂在地里,只能也和高粱一起收回去。
张远东昨天下午就被接去了县里,晚上也没有回来。今天刚回村,就听说了村里的情况。他和苏大婶一起赶了过来,和大家一起抢收。
地里积水多,庄稼又被风刮得乱七八糟的,抢收起来十分困难,大家干到天黑才堪堪收完了了一小块地。
天慢慢黑了,没法再在地里干活,林樾记挂着家里的几个孩子,大人们都不在家,只留了几个孩子在家里,她实在是不放心,匆忙往回赶。
山路湿滑,尤其草多的地方,更是难走。林樾脚上穿的是一双草鞋,路过一个陡坡的时候差点滑倒,幸亏后面有人扶了一把。
她回头道谢,发现那人是张远东。
男人的双手沉稳有力,半拎半扶着她,一直到了平坦的路上才把她松开,叮嘱她说:“你别着急,慢点走,我脚程快,先回去看看。”
林樾只觉得自己像小鸡一样被人拎了下来。她有点尴尬,不自在的摸了摸自己的耳朵。这会听人说要先走,巴不得和他分开,赶紧应了声好。
张远东回头看了她好几眼,总觉得她好像是在害羞,耳朵都红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笔趣火】《冷宫皇子,签到登基》《柯学世界里的柯研人》《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绝境黑夜》【无限文学】《欢迎来到我的地狱》【星空中文】《我是一颗武装卫星》《逢君》
《穿到六零当军嫂[年代]》转载请注明来源: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穿到六零当军嫂[年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谭鹿的小说《穿到六零当军嫂[年代]》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谭鹿并收藏《穿到六零当军嫂[年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