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鲁王下场

天启帝 井底之冰 加书签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朱由检的脸色彻底变了。他没有想到,高起潜此来的真正目的竟然是鲁王。鲁王只是个旁系藩王,在朝野的影响力压根没法跟父王、惠王、桂王、瑞王他们相提并论,而且鲁王也有自知之明,为人向来低调,很少惹事,对朝廷的言官们每年也有例行的打点,故而鲁王一系多年来偏安鲁地,安安稳稳的做自己的土皇帝。

像这种不惹事生非的藩王,在大明朝的众多藩王里头已经算得上是资质好的了,所以说皇上应该没有理由查办鲁王啊。

朱由检眉头紧锁,他还以为这一切都只是场权力斗争呐。

高起潜说道:“宗亲勋贵与地主豪绅们把山东的田都给兼并一空了,老百姓们或沦为佃户,为奴为婢,或被迫背井离乡,乞讨为生。如此境遇,老百姓怎会安生下去?殿下今天平掉了一个徐鸿儒,来年还会有更多徐鸿儒粉墨登场!殿下高才,应当用到关外,怎能事事亲躬,于鲁地蹉跎岁月?更何况,山东土地兼并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涉及到老百姓的生计,还大大的危害到了朝廷的国库,殿下可知道山东每岁往朝廷输送的赋税折合现银才多少钱?不过区区一百来万!山东、河南素来是长江以北我大明粮仓,较之河南,山东还有渔盐之利。如此行省理当富庶无比,每岁输税少则三百万两多则五百万两,如此才合情合理!”

朱由检沉默半晌,问道:“查办鲁王,真的就这么简单?”

高起潜笑道:“奴婢就是个跑腿的,不敢妄加揣度圣意。”

朱由检叹了口气,有些犹豫不决。

这也难怪朱由检下不定决心,历朝历代,对自己人开刀的决心都不好下。首先要过思想上的难关。鲁王毕竟跟朱由检是一家人,更何况来到济南府以后,鲁王待朱由检十分殷勤。而朱由检打小受到的又是儒家那一套纲常伦理,在朱由检心目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才是正道,想现在即将做的这件事则被朱由检视为“可同甘苦,不可共富贵。”

“孤要上折子劝劝皇上。”朱由检答复道。

高起潜不为所动,笑道:“殿下地位尊崇,乃皇爷手足同胞,殿下的言辞皇爷想来必定可以听得进去。但殿下上不上折子,折子上又如何措辞,那都是殿下的意思,殿下的打算,跟奴婢无关。奴婢接到的密旨就是查办鲁王,抄没田产,均分给鲁地百姓!”

朱由检面色微变,“你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高起潜笑道:“殿下尽管上折子,但同时查办鲁王的事情也不能搁置!”

“断不可行!”

“殿下要抗旨吗?”高起潜冷冷的问道。

朱由检心头一紧,他有些惊讶的盯着高起潜,说道:“你的确是个很特别的太监。”

高起潜又换成一副笑脸,说道:“殿下谬赞了。”

朱由检低下头,沉默半晌后问道:“兵权在我手上,查办鲁王不过是一道军令罢了。但是我应该以怎样的名义查办鲁王呢?说他侵吞百姓土地,似乎并不至于定如此大罪。”

高起潜笑眯眯的说道:“奴婢即来,自然已经替殿下考虑周全。”话音落下,高起潜拍了拍手,两名锦衣卫押解着一个文人走了进来。

朱由检蹙眉:“我见过此人,似乎是鲁王的门客。”

高起潜笑道:“殿下好记性。此人名唤郑斗焕,乃是鲁王宫的首席文臣,鲁王千岁进学时的伴读。”

“你抓他作甚?”

“殿下可知皇爷调令殿下前,曾经颁布诏令,要求鲁王亲自去吊唁孟子的后人?”

朱由检的确有所耳闻,当初赵颜命令官兵收复珲城的时候,孟子后人孟承光曾经带领乡勇助战,然后被恼羞成怒的徐鸿儒杀入孟府,将孟承光极其长子一并杀害。因为孟子后人特殊的政治地位的缘故,皇帝下诏厚葬孟承光,并且要求鲁王亲往吊唁。

赵颜率领的官兵虽然屡战屡败,但胜在人多势众,故而徐鸿儒除了能够在藤县、邹县、珲城等大县城,据险而守外,并不敢同官兵野战,故而孟府在徐鸿儒攻占之后不久,就被赵颜光复。鲁王却因为不敢涉险,让心腹郑斗焕赶往孟府,代替自己吊唁。

这种事情,可大可小,就看上位者怎么解读,怎么做文章了。

显然这一次鲁王不幸的撞在了枪口上,皇帝将鲁王的行为理解成了——欺君。

朱由检询问了郑斗焕,郑斗焕供认不讳。

朱由检叹了口气道:“所以说,皇上要我株连鲁王全族?”

高起潜哈哈笑道:“殿下严重了。奴婢在来的时候,皇爷亲口吩咐了。殿下还年轻,怎可背负骂名于后世?手足相残,同室操戈的事情历来是交给锦衣卫去办的。此事既然交给了殿下去办,自然不会涉及到株连鲁王全族的地步。殿下放心,我国朝历来脏活累活都是交给奴才们来做的,殿下是主子,即是主子,那无论于情还是于理,都只应被世人歌功颂德。”

“查办鲁王一事,皇爷早就筹划妥当。由奴婢跳出来指摘鲁王的不是,拟定欺君之罪,夷灭三族。然后由殿下出面,上折子为鲁王求情,该判为囚禁,将鲁王一系的宗亲,上至藩王世子,下旨奉国、镇国将军,一并迁徙到京城软禁起来。至于鲁王在鲁地的一切财产,系数充公。唯有这地产田产独自拎出来,均分给鲁地无地少地的老百姓。”

闻言,朱由检面皮一抽,高起潜的意思朱由检明白,就是让自己扮白脸装好人,黑脸坏事都让高起潜一个人包揽了去。这么一来,对朱由检的政治名声固然有好处,但高起潜将事情说的如此明明白白,倒是令朱由检有些害臊,说是点头同意,岂非成了伪君子?

思来想去,朱由检不好当面点头,便说道:“兹事体大,容孤想想。”

高起潜多么精明,他自然瞧出了朱由检的小心思,便忙道:“兵贵神速,还望殿下早作定夺,奴婢先告辞了。”

走出鲁王宫,高起潜得意的笑了。在旁人眼中,皇帝在惩处鲁王的事情上,似乎令高起潜坏事做尽,少不了被天下人口诛笔伐,却是有些对不起高起潜。但是在高起潜眼中,却是高兴的手舞足蹈。

内臣的赏罚恩疏炯别于外臣。

或许让个外臣来做高起潜的事算得上是委屈,但对于高起潜这个内臣来说,却是无上的宠信。毕竟,于情于理这个黑锅应该让魏忠贤来背,但现在皇帝给了高起潜,这是一种隐晦的政治信号。

另外,鲁王肯定会被绊倒,在世人眼中,鲁王的倒台全然是因为皇帝受了高起潜的蛊惑,如此他高起潜的大名必然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足可以跟魏忠贤分庭抗礼!

虽然这个名声可能并不大好,但高起潜全然不在乎,只要招牌打响了,就不愁没有人上门投效。魏忠贤为什么如此的令人敬畏?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因为皇帝的宠信,但最直接的表现却是魏忠贤在朝野上下党羽众多——不知道有多少人心甘情愿的做魏忠贤的干儿子、干孙子。只为能巴结魏忠贤,让魏忠贤搁皇上那美言两句。

高起潜每每看到魏忠贤府上门庭若市,出行皆有数百人前呼后拥,便嫉恨的眼眶发红!

大丈夫应如是!

彼可取而代之!

高起潜咬牙切齿,常常用汉高祖跟西楚霸王的装逼名言来激励自己的志向。

高起潜并没有给朱由检太多的时间考虑,他很快往乾清宫呈递了奏折,皇帝在下一次内阁会议的时候将折子传阅诸臣,并且传出风声,要以欺君之罪,查办鲁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第一时间更新《天启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天启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井底之冰的小说《天启帝》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井底之冰并收藏《天启帝》最新章节。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枯泽 连载 10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凤凰北斗 连载 138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系之狼 连载 216万字

风起1936
风起1936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陈氏刀客 连载 64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剑从天降 连载 212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26 0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