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欧阳修一口气说完,“试问哪一项不是利国利民,哪一项不是为了大宋好”

坦白讲庆历新政和很多变法一样,初衷都是好的,只是能落实的寥寥无几,而且因为触怒官僚集团,草草收场。王宁安无暇和欧阳修辩论对错,他淡淡一笑,“老大人,既然新政这么好,为什么只维持了一年多没法继续下去难道我大宋上下,全都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全都是奸佞小人,全都想看着大宋亡国,不思救亡图存”

“这”欧阳修真想说的确如此,可是承认了,岂不是代表皇帝也是小人了不承认吧,那新政怎么就败了

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老夫子当然相信天地之间还有正气,好人还是多的,可好人多那为何新政推行不下去莫非是坏人太强大了,还是好人太笨了

王宁安的问题,戳中了欧阳修几年来,心里最深处的那个死结,老夫子神色越发凝重。

“少年郎,老夫想请教,你以为新政为何会烟消云散”

“老大人想听真话”

“那是自然”

王宁安抓起酒杯,又喝了一口,豪迈大笑,“老大人,做学问问的是该不该,做事问的却是能不能就拿刚刚所说的十条政令,其中有五条都是整饬吏治,把刀砍在了官僚身上。”

“难道不对吗天下之大弊,首重吏治,整饬吏治,万民欢腾”

“错”王宁安摇头道:“老百姓求的是日子越过越好,你们的新政没有真正惠及百姓,整饬吏治,在百姓看来,无非是天上的几个神仙打架,打得热闹了,拍拍巴掌,叫两声好而已如果变法真的深入人心,你们也不会一夕之间,就大败亏输。你们的变法就像是水面上的浮萍,毫无根基,经不起风吹雨打。早点收场,搅动的风雨少一些,老大人还能安然脱身,假如继续坚持三年五载,到时候天下沸腾,就算老大人名望再高,也难以保全自身,害人害己,国破家亡,就在眼前啊”

王宁安说的没错,庆历新政及时收手,影响还算轻微,几十年后的王安石变法,一顿胡乱折腾,非但没有挽救大宋,反而使得大宋陷入党争而不可自拔。新旧两派的人物,只要是卷入其中,无不成为一生的污点,到那时候已经没有对错是非,只有为了反对而反对,互相倾轧,连文字狱这种龌龊的手段都用了出来直到一群蛮子打破了京城,抢走了两代皇帝,掠走无数女人财富,一场闹剧才收场了

“老大人,要想变法成功,最起码要做到知己知彼吧你们的每一项政令,有多少人获益,又有多少人受害那么多的弊端,哪一项是最根本的,哪一项改革的时机成熟了,哪一项暂时还不能动你们仔细评估过吗不要觉得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就可以肆无忌惮,做什么都会有无数人支持你”

王宁安越说越痛快,可是他猛地发现老欧阳的脸已经黑了,王宁安吓了一跳,他因为厌恶赵祯派欧阳修过来,心中有气,嘴上就没有把门的,欧阳修再废物,人家也是名满天下的文坛盟主,他的老战友个顶个是天下名臣,自己把这些人喷得一无是处,万一老先生怒了,自己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王宁安想到这里,也有些后悔,他干脆装喝醉,含混不清了两句,身体后仰,倒在了地上。

王良璟一脸羞惭,连忙致歉,把儿子拖走。

包拯脸色同样不好看,放在以往,王宁安敢否定庆历新政,他一定会翻脸的,可是经过了崔家的事情,包拯反而觉得王宁安说的有些道理,世上该做的事情太多了,可是能做成的事情太少了,庆历诸君子眉毛胡子一把抓,科举、恩荫、选官、田赋、徭役、军制哪一项不是牵连无数,十分要命的事情。

动一项士人都不答应,他们全都干了,等于是向士人全体挑战。光是得罪官僚也就罢了,在各种反对声浪起来之后,为了压制反对声音,范仲淹和韩琦等人居然建议扩大宰相的权力,把军权和官吏升迁之权也交给他们。

开什么玩笑,从赵匡胤开始,就为了防止官员做大,才弄出了史上最为复杂的官制,削弱牵制官员,庆历君子们居然想揽权,毫无疑问触怒了皇权。

到了这一步,新政已经走到了悬崖边。

夏悚随便伪造了一封书信,就把几位相公轻轻松松赶出了朝廷包拯那时候已经为官几年,他看得很明白,庆历君子们心或许是好的,只是手段太拙劣了,失败或许真的是不可避免。

“醉翁,王宁安不过是黄口孺子,酒醉狂言,还请大人不要介怀。”

包黑子劝了几句,告罪离开。

只剩下一个欧阳修,老夫子一言不发,回到了馆驿,他枯坐了整整一夜。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让人领路,找到了王家,把王宁安堵在了被窝里。

“老大人,兴师问罪也不用这么着急吧”

“别废话”欧阳修黑着脸道:“你小子骂也骂痛快了,老夫只问你,我们的变法不成,你有什么好主意如果没有,你就是光会骂人的弥衡,徒呈口舌之快老夫不杀你,我会把你送给赣叟他有的是办法,让你小子生不如死”

赣叟就是韩琦的号,庆历的诸君子中,战斗力最强的那位,曾经当着狄青的面,杀了狄青手下大将焦用,说出那句名垂千古的豪言: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

韩琦对武将的成见根深蒂固,落到此老手里,还能有好下场吗

都说欧阳修宽厚,也不过如此

王宁安一肚子怨气,说话更不客气了。

“我当然有办法,任何改革变法都要以富民为先,商鞅以耕战立国,三秦男儿皆勇于出战,一为爵位,二为田亩,打仗立功,方有始皇帝一统天下。现在改革也是如此,如果把烈酒生意做起来,要不了五年,沧州河北等地,至少有拿出二百万亩盐碱地种植高粱,十万户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酿酒需要工匠,贩运需要力巴,装酒需要坛子而这些工匠百姓又要衣食住行,吃喝穿用,保守估计,靠着贩酒,就能养活百万人。给朝廷提供数十万贯的收税。”

欧阳修眯缝着老眼,缓缓道:“小子,你的办法,比老夫高明在哪里”

“我有两句诗送给老大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王宁安笑吟吟道。

第69章天价美酒

朱熹的人王宁安非常讨厌,可是这两句诗,却是非常有道理,用在改革上面,恰如其分

什么叫源头活水,说白了就是要内外一起下手,既要做大饼,又要分好饼。商鞅变法能成功,就在秦国不断蚕食六国土地,有足够的空间安置新兴的军功集团。等到新兴集团足够强大,取代旧贵族势不可挡。

反观庆历新政,没有对外开拓,没有把饼做大,一点回旋妥协的空间也没有,硬生生从官僚士人身上割肉,而割下来的一点肉也分不到下层百姓的手里,只是拿来填窟窿,应付财政黑洞别管范仲淹等人说得再好听,在一潭死水中,不论怎么搅,都难免一身泥。对手轻轻一击,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就戛然而止了。

欧阳修想过很久,也开列了许多的原因,却怎么也说不服自己,可是听完王宁安的话,他真正心悦诚服,甚至脊背冒冷汗。

诚如王宁安所言,继续弄下去,他们非要身败名裂不可

“唉,小友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老夫受教了。”

见欧阳修如此客气,不顾身份行礼,王宁安反倒不好意思了。他慌忙起身,赔礼道:“小子无知,信口胡说,还请醉翁不要见怪。”

“哪里”欧阳修笑道:“老夫读了几十年的书,竟然不如小友看得通透。你提议贩售烈酒,就是所谓的源头活水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宋将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大宋将门》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史尽成灰并收藏《大宋将门》最新章节。
捞尸人
捞尸人

《捞尸人》人知鬼恐怖,鬼晓人心毒。这是一本传统灵异小说。...

纯洁滴小龙 连载 131万字

穿越当县令
穿越当县令

纪楚一朝穿越,穿成即将上任的小县令。他出身耕读人家,全家十几口人供他念书,念到如今已经二十载。不好再给家人添麻烦,原身考上功名便匆匆参与遴选。无根基无人脉的原身被派往匪乱频生的边关任职。本以为此生再也......

桃花白茶 连载 6万字

宫斗从选秀开始
宫斗从选秀开始

简介:姜羲从五岁起便一直在做一个梦,梦里她十三岁失孤,家产被远房叔叔霸占,竹马一家退避三舍,她为了安葬爹娘只能当街卖身。适逢德安侯世子当街打马而过,一眼认出她那张与生母分外肖似的脸,将她带......

折秋簪花 连载 8万字

赤心巡天
赤心巡天

情何以甚 连载 1403万字

替嫁高门
替嫁高门

简介:【高冷世子追妻火葬场】永安侯府的世子贺知煜和新皇演了一出君臣失和的戏,只为在他与孟氏的婚宴上拿下反贼。不知情的孟家怕侯府落难嫡女受委屈,慌忙推了养女孟云芍替嫁。大事落定,......

白月轻舟 连载 8万字

悍明
悍明

那一年李自成得意洋洋,直捣黄龙;那一年多尔衮蓄势待发,跃马中原;那一年明朝的官员糊里糊涂,不知前途;那一年历史的长河多了一个卑微的生命……不甘当奴才的人们,发出了怒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青史尽成灰 连载

奉系江山
奉系江山

长白山兮高高,黑龙江兮涛涛,松辽大地兮广阔富饶。回到老奉天,成为张作相的大公子,看张廷兰如何玩转奉系军阀,守卫白山黑水。我来了,日本人就永远别想来!郑重声明,平行时空,请勿对号入座!书友群号:284427642,欢迎大家进驻,聊聊天。小的全天在线恭候大驾。

青史尽成灰 连载

大明第一臣
大明第一臣

元末濠州城外,朱元璋捡到了一个少年,从此洪武皇帝多了一条臂膀。抗元兵,渡长江,灭陈友谅,伐张士诚。创建大明,光复燕云。我无处不在。从此洪武立国,再无遗憾。大明根基,固若金汤。针对小明王的事情,我们需要采取四阶段战术。首先,我们宣称什么事都没有。其次,我们说或许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再次,我们说或许应该做点什么,可惜什么都做不了。最后,我们很遗憾小明王以身殉国,当初要是做点什么就好了

青史尽成灰 历史 连载

辛亥军阀
辛亥军阀

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一个现代人魂回清末,猛然发现自己居然与未来的黄花岗烈士在一起,是舍身赴死,还是冷眼旁观?十万里锦绣江宏,五千年堂堂中华,难道就不能脚踏倭奴,称雄世界?不过要实现这些最要紧的是先保住小命…弄一个群,欢迎大家进驻,打屁,指点啊二八四四二七六四二

青史尽成灰 连载

我要做首辅
我要做首辅

嘉靖三十年,道君皇帝躲在西苑炼汞烧丹,首辅严嵩为一篇青词绞尽脑汁,西北的俺答几度跃马中原,东南的倭寇在抢掠中上瘾,张居正为了马屁文章揪着头发,戚继光还在跪搓衣板,李时珍默默离开了太医院……腐朽的还在腐朽,新生的正在萌发。江南的轻歌曼舞,燕语莺声,穿越而来的唐毅带着自信的笑容,从容打开了一幅升官图……读者群:284-427-642,全天恭候,欢迎进驻。

青史尽成灰 连载

我在明末当反贼
我在明末当反贼

穿越到明末,还有比反贼更有前途的职业吗?

青史尽成灰 历史 连载

辽东钉子户
辽东钉子户

有农田,有牧场,门前是河水,身后是高山,地下埋煤炭,溪谷藏黄金……最富庶的土地,最糟糕的时代!满清、蒙古、朱皇帝……谁也别想抢走家园!做最强钉子户,坚决守护万里家园!(完本多部作品,人品信赖,放心收藏)

青史尽成灰 连载

我的邻居是皇帝
我的邻居是皇帝

叶华救了一个皇子,从此圣人垂青,与皇家比邻,看风起云涌……郭威说:朕瓦棺而薄葬,勤俭之美,终始可称。虽享国之非长,亦开基之有裕矣。柴荣说: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赵匡胤说: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望着巍峨高耸的宫门,叶华只想说,你们爱谁谁,不是赵二就成……读者群:284427642

青史尽成灰 连载

我的姑父叫朱棣
我的姑父叫朱棣

徐景昌在大明朝还是有亿点点地位的,他的祖父是中山王徐达,父亲是定国公徐增寿,姑姑皇后,姑父是朱棣……就这个天胡配置,简直是老天爷一手饭勺,一手饭锅,追着往嘴里喂饭。奈何徐景昌只想着去秦淮听听曲,去玄武湖钓钓鱼。

青史尽成灰 历史 连载

奋斗在洪武末年
奋斗在洪武末年

驱逐北元,扫清天下,明太祖固有一死。书生当国,藩王虎视,削藩靖难,血火刀锋中,杀出凛凛新明朝。一个失业的锦衣卫,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左持剑,右握锄,一剑平天下,一锄养万民。这是个小特工,奋斗成为盛世大豪的曲折故事。大明盛世有千钧,锦衣卫担八百!翻开《永乐大典》,尽是我的传说!——————————读者群:284427642

青史尽成灰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2 02: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