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有槽 (第1/2页)

剖天 泥盆纪的鱼 加书签

疑心一旦生出,便再也止不住,连风也卷不走半分。最终它是被任天富响亮的脚步声和失了稳重的惊叫打断的。

“波哥!12点的卫星数据来了!”

任天富扒在门框上冲陈相喊,两手湿漉漉的,还在滴水,显然他这厕所上了不止一次。

两人一同回到值班室,除赵栋梁以外,所有人都围在陈波的座位前,连椅子都被拉好了。

陈相仔细查看那张云图,但关注点不在台风的位置上,而在湛江北部上空的水汽分布上。水汽图的对比度并不如可见光和红外图那样高,纯黑底图上总是弥散着丝丝缕缕的灰色痕迹,那是波长7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穿透整层大气时,在路径上测得的水蒸气含量的总和。

他所关注的地方,在这个时刻还没有被台风外围云系影响到,所以在红外图象上显示为黑色,代表该地区上空无明显云层。而水汽图上,当地被灰白色占据,与西北方的大团白色连成片。

湛江及北部地区的水汽在12点的时候就已经不少了,来源为西北方向的暖湿气团,这和天气图对不上。在天气图上,这里盘踞着一个局地高压系统,大气低层持续吹东北风,而东北方向很干,干冷暖的空气平流过来,应该把当地的水汽驱散才对。

天气形势和卫星图像对不上,二者之间必有一个是错的。如果放在一年以前或者更早的时候,陈相一定会本能地认为是天气图在出错。因为在计算机仍未普及的年代,天气图由人工手绘。那时,气象台里最重要的岗位不是预报员,而是填图员。

填图员坐在与报务室一墙之隔的填图室内,从一个互通的小窗口接来报务员递来的报文,把它们填在写在底图上。底图上绘有各城市、观测站的位置,以及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等等地理标志,本就令人眼花缭乱,标注好数据后,更是复杂得像捅了蚂蚁窝。

而填图员则要操着蓝色的蘸水笔,一气呵成地在上面按规则画出光滑的线。这既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十分繁重。报文每三个小时接收一次,一次填图过程就需要一两个小时。所以填图员们需要像打仗一样,不敢有丝毫放松,否则一旦填错、绘错、绘慢,就会给后续的预报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可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永远不出错。在那时,绘图快出错少的填图员会被授予“优秀填图员”的称号。这是一种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的至高荣誉,其余的,则只能在腰酸背疼和眼睛干涩中挣扎几年,带着一手老茧默默退场。

1995年起,名为micaps的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彻底解救他们。新型电报机自动译码,地面、高空和卫星数据全部被集成在一起,利用网络统一分发给各单位。填图员的业务归并在预报员的工作中,从繁重到部队转业人员都吃不消,变得轻松到只需要轻轻点击一下鼠标。在算法的加持下,无论多复杂的场景,计算机都能够瞬间把图绘制出来,并且总能完美无瑕。

所以,在计算机统治一切的当下,天气图和卫星图像这两份产品都值得信赖。陈相无法凭借主观经验轻易判断,于是把求救的眼光投向任天富,希望他能和自己一起,用有限的脑力和脆弱的肉身,审判踔绝的机器之力。

自从台风登陆这一事实被认可之后,任天富那副自信果敢的神态完全消去了。他眼神慌张,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焦虑,声音依然急促洪亮但明显是在强撑。陈相把各个气压层上有疑点的天气图铺满界面,用鼠标在关注的地方画圈圈,引导任天富在其上寻找错误。

这是一种高级版的“我们来找茬”游戏,既考验眼力又考验脑力,从线条密匝得要放大才能看清的图像上,找到几条连错的线或者一个不合群的点,在没有参考答案的前提下。谁也想不到,在填图员彻底消失的半年后,有两个人开始不自量力地体验他们的过往。

凌晨1点10分,雨已落下。时缓时急的雨滴砸在腐朽的门板上,发出脆响,听起来像是头脑中的零件正在断裂。围在电脑前的所有人都屏气凝神,连一向话痨的张勇都安静得像入定的老和尚。

赵栋梁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在陈相的隔壁,面对聚精会神的人们的背影,哗啦啦翻书,口中念念有词,念着只有他自己才能听懂的话,像夏日夜晚的蚊虫,吵得人心神不宁。

不知过去多久,那只不安分的蚊子终于觅到满意的食物,安静下来。他放下书,站起身,也凑到电脑前,抿着嘴唇,像在酝酿着什么话。下一秒,任天富惊叫出声:“这条线不对!”

任天富手指500hpa图上,广西贵州湖南的

交界处,画了一个圈,“这个地方,看起来像均压场,但其实有个冷中心没给圈出来。588线既可以从这地方北边一条线贯穿到南亚去,也可以走海口站从南边绕。在第二种情况下,这里应该有个又小又弱的冷涡,是深厚系统,低空肯定有槽!”

算法永不出错的高光一旦被抹除,千疮百孔便尽数显现,像被食肉动物破解保护色的斑马群,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处遁形。任天富和陈相两人开始操着各色铅笔,在屏幕上涂抹,把有问题的天气图尽数修正。这个过程十分简单顺畅,连张勇都能提出一两个有见地的想法。不稍一会儿,极限平铺在窗口上的6张天气图全部修改完毕。

浅浅的笔痕悬在光滑通透的屏幕面板上,危若朝露,好像马上就能被空气里弥散的水汽润开、洗掉。摆脱既往认知的桎梏之后,面对眼前这台解放无数枯槁灵魂的机器,陈相第一次感到烦心,烦心精心设计的算法也终有失误;烦心无论再用力,笔痕也无法穿透面板与底图融为一体。面板和其下整齐排列的液晶分子相距不足毫米,微不足道却无法跨越,就像横在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之间的那道沟渠。

时间指向凌晨1点30分,名为sally的恶魔如期把这栋立在山头、四周毫无遮挡的下楼吞入口中,细细咀嚼。风噪贯穿一切,厮磨在耳边,令人心颤,但陈相的心境却格外明晰。任天富正拿着修正后的天气图,向张援朝汇报。模式也已被重新驱动上,使用最新接收的卫星数据和重新插值突出冷涡形态的观测资料。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20分钟后,陈相便可以得到一份完整的模式结果,在其上,台风的登陆路径与现实相差不大,强降水中心出现在瑞云湖附近。接着,在风暴潮席卷一切之前,他有机会用这份结果说服张援朝炸堤,救下数万人的性命。除了张瑾玥的。

他并不知晓张瑾玥现在身处何处。按照过往轮回的记忆,这个时候她应该已经从裁缝铺返回,打着伞。可那把孱弱的绸布伞并不能为她带来任何庇护,灾难面前的惊心也将让温暖羊水里的东西失了安稳。如此这般,承载着两条生命的脆弱之躯迟早要倒疾风冷雨里。

她也许会坚持、会呼救,但却无法逆转注定死亡的未来。因为按照第一次轮回的经历,要不了多久,他便可以接到人民医院的电话。

在风雨来临前见到张瑾玥并把她送到人民医院,这是救下她的唯一方式。在当下的情境下,这显然不可能实现。因此,在等待模式运行的20分钟内,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要把凌晨一点多才能传送过来的卫星数据记下,这样,在下一次轮回中,他便可以在晚间11点前让模式正确地运转起来。最多晚间12点,他就可以安排好台里,搭上陈德球的顺风车,把张瑾玥接到人民医院,默默等待到凌晨2点,彻底结束这荒谬的一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剖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泥盆纪的鱼的小说《剖天》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泥盆纪的鱼并收藏《剖天》最新章节。
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
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

关于重生香江1972我只想赚快钱:宅男电子工程师郑昆,肝得正果,穿越重生到了1972年的香江。看封号网络小说与港娱爱好者、996与007双料大神如何摸鱼躺平

爽文供应商 连载 226万字

重回1982小渔村
重回1982小渔村

【这是一个海边人上山下海的日常小说!没有装逼打脸,只有上山下海的悠闲!年代文,日常,赶海,种田,养娃,家长里短,不喜勿入,勿喷!】叶耀东只是睡不着觉,想着去甲板上吹吹风,尿个尿,没想到掉海里回到了1982年。还是那个熟悉的小渔村,只是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的他了。混账了半辈子,这回他想好好来过的,只是怎么一个个都不相信呢……上辈子没出息,这辈子他也没什么大理想大志向,只想挽回遗憾,跟老婆好好过日子,一

米饭的米 连载 761万字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一个吃货,穿越到缺衣少吃的年代,努力做一个有吃有喝的俗人。合理党,暴戾少,智商在线,无诸天、无双穿、无系统、无种植空间,只有一个能饿死老鼠的随身仓库。不复制、不黏贴、不抄袭、纯手打,非工作室出品,慢节奏,符合年代特征的日常文。除了金手指,争取其他内容都能经得起推敲,欢迎理性、友好指教。

工具超人 连载 180万字

我的绝美女校长
我的绝美女校长

特种军医回归都市,成为大学校医,惨遭绝美校长霸占,成为软饭男友!给校花做人工呼吸,她居然要以身相许?美少妇以病为由,天天骚扰?“军花,别这样,大家都是成年人,你这样倒追,我把持不住!”

大总裁 连载 360万字

重返1973农村日常
重返1973农村日常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宅男在连续奖励自己六次后,猝死穿越重生1973年做知青。这里有从未刷过牙的朴实老汉,也有奸猾似鬼的二流子,还有美貌、但满口方言的小媳妇儿。

安然入睡 连载 462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11-18 19: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