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闻其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得了圣上这顿怒批,晋王府再要扩建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成的事了。
安平伯府旧址彻底空了下来。
慕容复就在这时搬入了安平伯府,他和老太君闹翻了的事,传遍了整个上京。
谁人不知镇国公府那一摊烂糟事?他搬出来静静,躲一躲那帮蚂蝗亲戚,合情合理,说得过去。
只是众人难免心头浮起这样一个疑惑:什么时候他和晋王关系这么好了?
能请到她当正宾不说,还能得到晋王帮助,暂时搬去晋王提前打点好的安平伯府旧址,和晋王做起了邻居......
慕容复搬到隔壁,当天就火速劈开了一道院墙,好像生怕赵景行反悔一般。
马成瑞再次失去踪迹,他索性把重心全部放在令舒和她的身上。
赵景行这几天却忙得晕头转向,松枝江上游修建应天渠,个中利害远没有工部奏折上写得那么简单。
工部先期考察应天渠修建地址,内部文书要求迁移应天渠附近的农户,花银一百万两,购置15万亩良田,归入国库所有。
水土丰沃的田地,每亩价约5千文铜钱。以银钱比价700番来算,每良田需6两白银,一百万两白银可买约15万亩良田。
若一亩良田产粮1.5石粮食,照三口之家一年需16石粮食计算,购置的15万亩良田一年能产出约14万户人家,42万人的口粮。
早稻二月浸种,四月插秧,七月下旬成熟收获。
晚稻六月前插秧,最快也得九月才能成熟收获。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早稻收割的季节,普通百姓怎么可能会放弃世世代代耕作的田地,领了这点微不足道的银钱,离开祖辈生活的地方?
一时饱和一世饥,他们分得清。
如果百姓不从,官兵施压,这些田地甚至都不需要出钱买......
修建应天渠的计划,听起来是解了北地干旱之灾,可这水片刻间引不过去,应天府附近的百姓也会因为这个计划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