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使民不失农时!(新书求推荐票)

三国:我带皇叔恰烂分灭世族 龙越岳 加书签

枣林镇总共有十二个里,分田六个里后,颜政已经拥有杂兵四百余人,召集到工匠三十五人,其中木匠十三人,漆匠三人,铁匠十九人。

令人惊喜的是,在将近五千余乡民中,终于搜罗到两位识字者,这识字率简直让颜政潸然泪下。

两人乃是一对父子!其父成季早年间,由于颇有天资,又是成家的旁系子弟,故而曾在郡国官学就学。

颜政喜提两个文化人,迫不及待想带回去进行再教育。又考虑到大伙连轴转了将近二十来天,招募的工匠和青壮也需安顿。便决定休沐五天,带着一行人回围堡。

路上已是寒风阵阵,估计再有一个月,关中便将下雪。

颜政望着被收割完的麦田,这才惊讶的想起,三国时期的麦子竟比汉武帝时期的收割时节晚了差不多一个多月,比后世的麦子晚了差不多两個多月!

颜政忍不住问:“我记得武帝时期,麦子在八、九月间便已收割,为何眼下,却要等到十月?”

并马而行的张飞不以为意:“中原似乎也是这个时节收!武帝时期八九月就收吗?”

颜政点头说:“那个时候,可再多种一季的苜蓿!”

“少君有所不知,眼下不是种苜蓿,而是多种一季的菽!应该是因此耽搁了些。”一旁的杨敬捋了捋胡子道。

菽就是大豆,古代六谷之一。颜政思忖片刻,觉得插种一点杂粮,应当和苜蓿差不多。大豆和苜蓿都能肥田,也能充当战马的饲料。

改种一季大豆,这必定是农夫用肚子投票的结果。

只是差两个月,抛开气温偏低于武帝时期外,估计还另有原因。

颜政叹道:“种一季菽也不至于耽搁将近两个月!怕是在此事上,农夫们也尚在蒙昧之中。压根不知道气候已变,也不知该如何顺应天时,合理安排耕种!”

张飞和杨敬都点了点头,不过也没放在心上。

颜政突然勒马,吩咐道:“请成家父子上前来见我!”

不多时,成季和儿子成泗,躬着身子上前而来。

颜政让他们上了一辆载着粮食的马车,边走边问道:“成先生,你务农多年,于农事上可曾有些心得?”

成季不敢当这一句先生,只说:“小民惭愧,农事上并不精通,只略通耕作而已!”

颜政叹息道:“我今日才发觉,眼下麦子竟是比武帝时期晚了将近一个多月收割,心中不由大为感慨!成先生,你们以往耕作是何安排?”

成季拱手道:“回少君,大抵是开春挑选饱满麦种,此时可播散豆种。待到豆子长出豆荚,晾晒麦种!收了豆子后,再播散麦种!而后勤浇水,只待收割便可!”

颜政摇头一笑:“看来非得千百年的总结,方能将种田的道理贯通在骨子里呀!”

他不再多问,西汉淮南王刘安虽总结了二十四节气,可此时在农事上,经验还是过于匮乏,二十四节气也未完全完善。

颜政觉得,待到印刷术成熟,一定要把一些农事上的经验通行天下。

几人都不知少君为何有如此感慨,更不知在少君骨子里,早已藏着种地和养猪的基因,所以看到有人如此空耗地力,他心都在流血。

再度行出一段距离后,颜政又打听道:“成先生,我听闻你早年曾在县学求学,那眼下的官学又是个什么情况?”

成季有些尴尬,拱手道:“说来让少君见笑,当年侥幸能读书,乃是因为初为官的成公英大人想要为乡民做些事情,便勒令各亭挑选品行端正之人去往县学。我家虽是旁系中的旁系,倒也沾了一点光!

在县学就学一年有余,我家资不济,数次有退缩之意。好在当时的成公英大人亲自来县学讲学,见我有些见识,又知晓我难处,给我在县学谋了个帮厨的活计,这才得以支撑!”

颜政感慨道:“不成想,成先生求学之路如此曲折!这成公英大人,是否就是眼下韩遂的座上客?”

“正是!”

颜政点了点头,又问:“我记得武帝时期,便曾推广官学,其中朝廷直接主办“太学”,“鸿都门学”与“四姓小侯学”。地方官府则办“郡国学”和“校”“庠”“序”等。按照规制,学、校置经师一人,庠、序置《孝经》师一人。那时不少百姓均有机会求学,为何到了这年头,官学竟然废弛至此?莫非地方官吏,现在均不重视教化?”

成季也感慨道:“少君说的没错,官学确实曾经大兴,地方官吏也乐意办学!只是民不聊生十几年,能有志教化万民的官吏越来越少。而今县学依旧在,可也只是有钱人家的求学之所!”

颜政反应过来,官学这项制度的贯彻,完全取决于地方官员的意愿。

读圣贤书的官吏,原本应该负有教化万民的责任感,只是眼下的儒生鱼龙混杂,早已不负初心。

因此地方办学已经不普遍,已办起来的学校也少有能维持长久的,或者是仅存虚名而已。

虽有成公英这样的例外,却也无法影响大局。

而且便是读书识字明理又如何,地方、朝堂的职务官位,均不过是那帮官宦子弟击鼓传花的把戏罢了!

颜政长叹道:“看来能让万民都安稳的耕读传家,便已经了不起了!”

…………

回到围堡,颜政将工匠和成家父子安排后,便召集众人开会。

参会者还是原先几人,作为分地之后的第一次会议,几人都有些疲惫和激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我带皇叔恰烂分灭世族》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三国:我带皇叔恰烂分灭世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龙越岳的小说《三国:我带皇叔恰烂分灭世族》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龙越岳并收藏《三国:我带皇叔恰烂分灭世族》最新章节。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系之狼 连载 216万字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连载 24万字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497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凤凰北斗 连载 138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4-02-06 01: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