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辰初 · 2

长安十二时辰 马伯庸 加书签

马伯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大闲人小说daxianren.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参军喝令快追,可士兵们看到管道内外沾满了黑褐色的污物,还散发着沤烂的腥臭味道,无不犹豫,动慢了一拍。

只有一个人是例外。

姚汝能率先冲了过去,义无反顾地钻入管道。

长安外郭的城墙高约四丈,用上好的黄土两次夯成,坚固程度堪比当年赫连勃勃的统万城。其四角与十二座城门附近,还特意用包砖加强过。在外郭城墙的根部,还围有一圈宽三丈、深二丈的护城河。

护城河的河水来自广通、永安、龙首三大渠,冬季水枯,但始终能保持一丈多高的水位。长安人闲来无事,会跑来河边钓个鱼什么的。守军对此并不禁止,只是不许洗澡或洗衣服,防止被外藩使者看到,有碍观瞻。

此时远远望去,整条护城河好似一条玄色衣带,上头缀着无数金黄色的闪动星点,那是摆在冰面上的几百盏水灯。

这些水灯构造非常简单,用木板或油纸为船,上支一根蜡烛这本是中元节渡鬼的习俗,可老百姓觉得上元节也不能忘了过世的亲人,多少都得放点。不过这毕竟是祭鬼的阴仪,搁到城内不吉利,于是大家都跑来城外的护城河附近放,反正城门通宵不关。唯一不便的是水面结冰,灯不能漂,只能在原地闪耀。

此时在金光闪闪的河面上方,一团黑影正在急速下坠。那些随时会熄灭的冰面微火,和晨曦一起映亮了两个绝望的轮廓。

张小敬抱住萧规,连同那一面号旗一起,在半空中死死纠缠成一团,当年在烽燧堡前的那一幕,再度重演,只是这次两人的关系截然不同。萧规恶狠狠地瞪着张小敬,而张小敬则把独眼紧紧闭住,不做任何交流。

下降的速度太快,他们没有开口的余裕。随着风从耳边嗖嗖吹过,身体迅速接近地面。先是嘎吱一声,薄冰裂开,掀翻了一大堆小水灯;然后是哗啦一声,水花溅起,四周渡鬼的烛光顿灭,两个人直通通地砸入护城河内,激起一阵高高的浪头。

一丈多深的河水,不足以彻底抵消下降带来的压力。两人直接沉入最深处,重重撞在河底,泥尘乱飞,登时一片浑浊。

张小敬只觉得眼前金星乱舞,整个人像被一只大手狠狠捶中背心。五脏六腑在一瞬间凝结成团,又霎时向四方分散。这一拉一扯带来的强烈震撼,几乎把三魂七魄都震出躯壳。有那么一会儿工夫,张小敬确实看到了自己的后背,而且还看到它在逐渐远离。与此同时,有大量冰凉的水涌入肺中,让他痛苦地呛咳起来。

若换全盛时期,张小敬可以迅速收敛心神,努力自救。可他如今太虚弱了,整整一天的奔走搏杀,榨光了骨头里的每一分力气。张小敬缓缓摊开四肢,放松肌肉,心里最后一个念头是,就这样死了也挺好。

可他的耳边,突然传来剧烈的翻腾声,身子不由得向上一浮。张小敬歪过脸去,看到萧规正用双臂努力挣扎着,朝着河面上扑腾。讽刺的是,那面号旗已被浸卷成了一条,一端缠在萧规的脚脖子上,一端绕在张小敬的腰间。号旗湿紧,没法轻易解开,所以看起来就像是萧规拽着绳子,把张小敬拼命往上拉。

张小敬不知道萧规是真想救人,还是单纯来不及解旗,不过他已没力气深思,任凭对方折腾。萧规的力量,可比张小敬要强多了,挣扎了十几下,两个人的脑袋同时露出水面,发出呼哧呼哧的喘息声。

在护城河的岸边,传来几声惊慌的叫喊:“哎这边好像有人落水了”然后有脚步声传来。

这些人应该是在附近放水灯的老百姓,个个穿着白衫,手提灯笼。他们看到护城河的冰面裂开了一大片窟窿,里面浮着两个人头,都吓了一跳,再定睛一看,其中一个还在扑腾。几个灯笼高举,把河岸照得一片通明,几个胆大的后生踏上薄冰,战战兢兢地朝他们靠近。

有人带了几根放灯用的长竹竿,一边一根架在萧规腋窝。几个人使劲一抬,一气把他们俩都给架出水面,七手八脚拖到了岸边。

张小敬视线模糊,迷迷糊糊感觉自己的双颊被狠狠拍打,然后一根手指伸到自己鼻下,一个声音高声道:“这个也还有气”

“也还有气这么说萧规也还活着”张小敬的意识现在根本不连贯,只能断断续续地思考。他感觉脖颈之下几乎没有知觉,连痛、冷、酸等感觉都消失了,木木钝钝的,就像把脑袋接到一尊石像之上。

一会儿,又一个憨厚的声音传入耳朵:“这,这不是张帅吗”

这声音听起来略耳熟,张小敬勉强睁开眼睛,看到一张狮鼻厚唇的忠厚面孔。他有点想起来了,这是阿罗约,是个在东市养骆驼的林邑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培养出最优良的“风脚野驼”。阿罗约曾经被一个小吏欺负,硬被说辛苦养的骆驼是偷的,最后还是张小敬主持公道,这才使他保住心血。

阿罗约发现居然是恩公,露出欣喜表情:“真的是张帅”他俯身把手按在张小敬的胸膛,发力按摩。那一双粗糙的大手格外有力,张小敬张开口,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堆水,身子总算有了点知觉。

周围几个脑袋凑过来,也纷纷辨出他的身份,响起一片“张帅”“张阎罗”“张小敬”的呼声。这些人张小敬也记得,都是万年县的居民,或多或少都与他打过交道。

他想提醒这些人,抬头朝城墙上看看。那里悬着一个藤筐,里面装着昏倒的太真,附近还躺着一位昏迷不醒的当今天子。可是张小敬张了张嘴,发现声带完全发不出声音。

大概是落水时受到了刺激,一时麻痹,可能得缓上一阵才能恢复。

阿罗约见张小敬有了反应,大为高兴。他想到旁边还躺着一位,应该是张小敬的朋友吧,便走过去也按摩了一阵。这时他的同伴忽然说:“你听见鼓声了没”

阿罗约一愣,停步静听,果然有最熟悉不过的街鼓在城内响起,不禁有些奇怪:“这都快日出了,敲哪门子街鼓”

“哎呀,你再听”同伴急了。

阿罗约再听,发现还有另外一种鼓声从南北两个方向传过来。这鼓声尖亢急促,与街鼓的悠长风格迥异。他脸色变了,这是城楼闭门鼓,意味着北边春名门和南边延兴门的城门即将关闭。

按例,上元节时,坊门与城门都通宵不闭。所以他们这些人才会先在城里逛一晚上灯会,快近辰时才出城在护城河放水灯。现在这是怎么了怎么快天亮了,反倒要封闭城门难道跟之前兴庆宫前那场爆炸有关

阿罗约他们没去兴庆宫前看热闹,不清楚那边出的事有多大。不过他们知道,城楼守军的闭门鼓有多么严厉。如果鼓绝之前没进城的话,就别想再进去了。他们什么吃的和铜钱都没带,关在城外可会很麻烦。

“赶紧走吧”同伴一扯他的袖子,催促道。

“可是张帅他们,总不能放任不管哪”阿罗约语气犹豫。他看了眼远方的鱼肚白,又看了眼延兴门城楼上的灯笼,一咬牙,“你们走吧我留下。”

“啊”

“反正城门又不会一直不开,大不了我在外头待一天。张帅于我有恩,我不能见死不救。”

阿罗约下了决心,又叮嘱了一句,“你们记得帮我喂骆驼啊。”

同伴们答应了一声,纷纷朝着城门跑去。

阿罗约体格健壮,轻而易举就把张小敬扛起来,朝外走去。在距城墙两百步开外的官道旁边,有一座小小的祖道庙,长安人践行送别时,总会来此拜上一拜。阿罗约把张小敬搁在庙里,身下垫个蒲席,然后出去把萧规也扛过来,两人肩并肩躺在一起。

之前为了放水灯,这伙人在岸边留存了火种。阿罗约把火种取来,用庙里的破瓮烧了点热水,给两人灌下。过不多时,这两个人都悠悠恢复神志。阿罗约颇为高兴,说我出去弄点吃的,然后拿着竹竿出去了,庙里只剩下张小敬和萧规两人。

张小敬缓缓侧过头去,发现萧规受的伤比他要重得多,胸口塌陷下去很大一块,嘴角泛着血沫。显然在落水时,他先俯面着地,替张小敬挡掉了大部分冲击。

看到这种状况,张小敬知道他基本上是没救了。一股强烈的悲痛如闪电一样,劈入张小敬石头般僵硬的身体。上一次他有类似体验,还是听到闻无忌去世。

这时萧规睁开了眼睛。

“为什么”这三个字里蕴含着无数疑问和愤怒。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长安十二时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大闲人小说只为原作者马伯庸的小说《长安十二时辰》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马伯庸并收藏《长安十二时辰》最新章节。
重生七零末
重生七零末

被撞回上世纪七十年代,周身全是极品,唐晚决定要发愤图强,手里有粮,才能心里不慌。直到遇到那个男人……她想扑倒他,占有他,蹂躏他,一直做他心尖上的软乎乎的小媳妇儿。

糖兜 连载 180万字

末世女穿成七零年代娇软小知青
末世女穿成七零年代娇软小知青

慕允汐在末世艰难求生两年,死在了一场丧尸潮,睁眼却发现自己的灵魂穿到了七零年代一个刚高中毕业的女孩身上!女孩性子单纯,和她同名同姓,被同班同学哄骗着一起报了名下乡当知青。不过好在灵魂绑定的空间还在!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慕允汐也多了一些保障和底气!还遇到了一个相知、相爱、相守一生的人。(修)本文架空,请勿代入现实!!!(有cp,介意勿入!)

远家 连载 101万字

七零岁月[古穿今]
七零岁月[古穿今]

程晓艾是柳林县县令的独女,出嫁这一天在花轿中迷迷糊糊睡着了再一睁眼,她的世界天翻地覆了……他们说,这里是70年代!阅读指南本文架空,勿考据~内容标签情有独钟穿越时空种田文年代文主角程晓艾┃配角知青们,赵家村村民们

稀饭饽饽 连载 67万字

谍战:从军统崛起
谍战:从军统崛起

关于谍战:从军统崛起:++++王星火,一名小小的社畜分子,重生回民国二十五年。黄埔九期,天之骄子,这是王星澜的初始身份。重生,只为保护家中亲人,却不料,偶入特务处(军统前身),成了一名特工。与日特争斗,逐渐觉醒,一步步走上特工之巅。正所谓,头顶神秘罗盘,知晓未来大事,王星澜转动乾坤,以小买大。且看,王星澜如何驰骋间谍疆场,为国造福!

咸鱼游啊游 连载 278万字

仙工开物
仙工开物

火山中,先贤大能遗留的机关仙宫,渴望着后继者。母亲舍命争取,获得仙宫宝印,临终托付宁拙。我佛心魔印!渡己为佛,渡人成魔。掌印者,轻刻心印,驭机关若羽。众人御之,神疲意重;宁拙则以一纵万,轻盈若舞。宁拙:“娘,孩儿一定不负您的嘱托,取得那仙宫!”正是:仙偶通灵秘,工巧合至理。开宇出新境,物华与天齐。古钟传法度,月下舞清辉。真身具万象,人间谁与敌!

蛊真人 连载 59万字

古董局中局
古董局中局

这是一部关于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的百科全书式小说。字画、青铜、金石、瓷器......每一件古董的背后,都是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而每一件仿冒品背后,都是机关算尽的机巧和匪夷所思的圈套。翻开本书,了解古董行当里的文化传承与江湖险恶。spanstyle=color:#6f6f6f第一章/span事情发生的那一天,恰好是我三十岁生日。小时候算命的说我命格是“

马伯庸 其他 连载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
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

1909年,慈禧入葬东陵。据她的心腹太监李莲英记载,随葬玉石有700多件,又倒入4升珍珠、2000多块宝石填棺,总价值超过纹银5000万两,东陵的豪华气派压倒紫禁城。而这一切,都在孙殿英炮轰慈禧墓时,暴露在了军阀面前……巨额的财富,吸引了各方势力的关注。想重夺权势的清朝宗室、有军队却缺粮饷的各路军阀、见钱眼开的文物贩子和一直觊觎着中国文化的日本侵略者,纷纷加入角逐,各施神通布下重重圈套,大鱼吃小鱼

马伯庸 其他 连载

三国机密下之潜龙在渊
三国机密下之潜龙在渊

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大战拉开帷幕。汉献帝白龙鱼服,深入官渡战地。曹丕随献帝前往,历经九死一生。表面看,袁曹两军攻城略地轰轰烈烈,谁知实际的操控者却是沉迷酒色的郭嘉和隐居东山的蜚先生。而多年前的一场爱恨情仇埋下了他们仇恨的种子?谁会是官渡之战真正的智者,谁才是官渡之战背后最大的赢家?

马伯庸 仙侠 连载

古董局中局2:清明上河图之谜
古董局中局2:清明上河图之谜

spanstyle=color:#7f7f7f出版日期2013.10/span《清明上河图》自张择端献给宋徽宗后,经历了13个皇帝之手,最终由末代皇帝溥仪带到东北,13个皇帝曾将它视作珍宝,更吸引了近千年来无数胆大妄为的江洋大盗,拼上身家性命,要将它占为己有。它四度被收入皇宫,又四度被盗出宫,直到……许愿从来没有想过,像自己这样的小人物,居然会和《清明上河图》这

马伯庸 其他 连载

四海鲸骑(全四册)
四海鲸骑(全四册)

【板栗频道五星套装】很久很久以前,曾有这样一个未见诸史册的传说。武则天在南洋之上建了一座堆满珍宝的佛岛,祈求佛祖给予她长久的生命,但未等佛岛建成,女皇便溘然去世。时间流逝,光阴荏苒,慢慢地,再没有人知道女皇为何派遣巨大的舰队出海,更没人知道佛岛到底在哪里。但佛岛的传说却一直在海上流传,绵延千年……直至大明初年,皇帝率水师入南洋,却被水师郑提督刺杀于海上。目睹了此事的太子带着传国玉玺,驾驶宝船青龙出

马伯庸 其他 连载

古董局中局4:大结局
古董局中局4:大结局

内容推荐青花瓷起源于唐宋,在元明达到鼎盛,其质地绝美,令无数人倾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青花瓷渐渐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被人遗忘。直至数百年后,一件“鬼谷子下山”青花瓷罐横空出世,引得古董界各路人士倾巢出动,不择手段去得到它……“鬼谷子下山”“刘备三顾茅庐”“周亚夫屯兵细柳营”“西厢记焚香拜月”“尉迟恭单骑救主”——几件看似毫不相干的历史文化事件,却因为同一组青花瓷宝罐而紧密联系在一起……北京古董店

马伯庸 其他 连载

[其他] 从双灵根到全属性剑道天骄 陪太子练剑
[其他] 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不明所以的白马非马
[其他] 征途英魂 大漠姑臧
[其他] 炼器家族:我炼器天赋负99 这个天真好呐
[其他] 修仙才能救命 通吃道人
[其他] 红楼王权 冬窗白
[其他] 堕落大骑士 十方逆乱
[其他] 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 椒盐傻蛋
[其他] 综影视,宜兮的穿越之旅 戴山茶的兔子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大闲人小说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5 11:29:16